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部门动态> 莆田扶贫网> 他山之石 > 正文 |
2016-05-20 17:02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摘要】“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李保国说,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深冬的太行山,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在河北邢台前南峪村,裹着厚棉衣的李保国来到了苹果园里。 “李老师快给我们讲讲,冬季的苹果咋管理?”村民们急切地围上来。“‘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 “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李保国说,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1981年,第一次到前南峪建滩队指导苹果管理,年轻的李保国遭到了质疑。队长郑津玉问:“你多大了?”李保国说:“我58年生。”郑津玉说:“我56年就开始管苹果了,我们这儿来的教授多了。”李保国说:“给我100棵树。” 一年后,李保国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总产最高,来买苹果的都先买李保国树上的。队员们对这个年轻人彻底服了,纷纷来找他取经。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这是李保国在山区扶贫追求的目标。1996年,他跟随河北农大科技救灾团来到岗底村。大洪水刚刚冲毁了村里的250多亩耕地。看着时任村支书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李保国悄悄在一个烟盒上写了个电话号码,递给杨双牛,说:“我可以帮你们富起来。” 如约而行,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下来。白天,李保国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中午啃一个馒头,喝壶凉白开;晚上,他仔细整理考察数据。半个月下来,李保国跑遍了全村的沟沟坎坎。 很快,李保国为村子作出致富规划:一是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此后,李保国又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这项新技术当时在河北省尚无先例。“苹果不见光还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秋天,套袋苹果又大又红,5两到6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而没套袋的苹果还是卖不上价钱。这下,群众服了。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 有一年,春季开花时节下了大雪,李保国打电话到岗底村,让人都上山,把树上的雪都摇下来,然后把村里能发烟的东西都运到山上,夜里12点开始熏烟,一亩地四到五堆。第二天,李保国不顾雪后路滑,来到了岗底村。 花冻了85%,果农们垂头丧气,村干部杨和平说:“这下完了。”李保国一户一户看过后说:“问题不大,有10%的花就够用了。”他马上召集人,部署到外地找花粉,人工授粉。那一年岗底苹果不仅没减产,反而增收了。 在苹果管理实践中,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岗底村注册的“富岗苹果”多次获奖,并获得全国驰名商标。 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的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除推广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外,李保国还积极推广板栗、核桃等多种技术。他为临城县的绿岭公司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草都长不好的荒岗栽上了“摇钱树”。2002年,市场上的普通核桃每公斤不到4元,李保国指导生产的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卖出了每公斤30元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他直接帮扶三四十个村庄,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数百个。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起来。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岗底村民刘麦林在管好自家果园的同时,给周边村的苹果园当技术指导,最忙时指导着四五个果园。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年近花甲的李保国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宋国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