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http://pt.fjsen.com/dnsp/2016060402.flv
学习包粽子 东南网莆田6月4日讯(本网记者 李妙珠 实习生 张雪晶)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的节日气氛,东南网莆田(少通社)小记者走进莆田荔城区后黄村南洋楼,与当地村民一起包粽子,编蛋兜,识“午时草”,玩斗蛋游戏,体验当地端午节的妙趣。 莆田端午节又称五日祭,习俗内涵丰富,时间跨度长,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林先生向小记者们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来源和屈原的故事,并播放莆田端午童谣视频,让小记者对莆田端午习俗进行全面的了解。 “农历五月初五,我们有用'午时草'沐浴的习俗,农村通常是将车前草、艾草等几种青草捆在一起放在锅里煮,烧煮出来的水称为'午时水',即可用来沐浴。”后黄村的阿婆手里拿着采摘来的“午时草”,就各个药草的名称和功效逐一介绍。家长们一边听,一边用手机将药草拍下以备日后用。 识别药草后,阿婆拿来五色线,让小记者亲自动手编织蛋兜。阿婆说,蛋兜一般是由红、黑、白、青、黄五种颜色的线,采用两两相邻打结的方法编织而成,一般打八段结就可以装两个鸭蛋。在阿婆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很快就把五条彩线编织成色彩斑斓的小网袋。 在包粽子环节,阿婆在四张桌子摆上早已备好的糯米、五花肉、香菇、蛋黄、花生、蜜枣、粽叶等包粽子所需的材料,随后就包粽子的步骤作示范。阿婆说:“首先将两片粽叶折成漏斗状,舀入一些米,放上五花肉、香菇、蛋黄等材料后,再舀入米包合,最后以粽绳扎紧。”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交谈过往端午节的趣事,分享包粽子的乐趣,没过一会,一个个鲜绿的粽子就诞生了。 小记者方昊田和妈妈表示,以前没包过粽子,今天亲自体验了一下,发现包粽子并不简单。 最后,阿婆将用药草煮过的“午时蛋”分发给大家,让小记者用蛋兜将“午时蛋”装上并挂在胸前。 “像包粽子,编蛋兜和'午时草'这些东西,我们这一辈的知道的不多,这些端午节习俗确实应该让下一代去学习、认识,通过不断地接触来加深了解,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家长胡女士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