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陈元焕经常亲自接待群众,耐心宣传政策法规 东南网莆田9月23日讯(通讯员 陈国峰)今年56岁的陈元焕,是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营边社区党支部书记。最近,他刚刚获评莆田市十佳基层最美人物,也是本次全市唯一的“最美社区工作者”。据了解,目前,莆田市有9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老陈能“百里挑一”获得这一殊荣,这背后,有哪一些让人感动的地方?日前,笔者特地赴营边作了一番深入探访。 从民营企业的老总,到社区的党支部书记,陈元焕人生轨迹的变化,缘于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对居民利益的牵挂。熟悉老陈的居民告诉笔者,他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一次次把子女经商积累的钱捐给营边社区。 有一件事,让他的大儿子耿耿于怀。 2015年,老大嫌他整天开着那辆旧“别克”上班,未免有点寒酸。孝顺的儿子,就不经老陈同意,私自作主,帮父亲订购了一辆较高档次的新车。这时候,恰逢营边中心小学塑胶操场和多功能教室的建设资金陷入困境,老陈心急如焚,毅然把新车退掉。这一退,马上损失了3万元定金。老陈二话不说,把32万元购车款全部捐给了学校,自己继续开着那辆价值5万多元的老“别克”。 捐款后的当晚,在饭桌上,老陈语重心长地开导儿子,“咱们生活俭朴点没什么,别把面子看得太重。”他说,心灵美和品德美,才是人生最好的“招牌”!“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好,即使整天开着宝马、奔驰,群众未必买你的账!”老陈的一番话,说得儿子频频点头。末了,儿子动情地对老陈说,“爸,我想通了,今后你做好事,我坚决支持!” 在陈元焕的带动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共集资104万元,解了社区办学的燃眉之急。类似的爱心热潮,近年来在营边一次次掀起:社区居家照料中心、阅览室、健身房、乒乓球室、练歌房等活动场所,一个个兴办起来;社区筹资280多万元,将文物保护点“古池墩”建成了居民的休闲公园;总投资500多万元的营边公墓区骨灰楼,也已投入使用。此外,他还多方筹资33万元,安装116个视频探头,实现社区治安防控全覆盖,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