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元焕经常亲自接待群众,耐心宣传政策法规
导读:8月26日上午,由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网管办、莆田市城厢区回顾锦天汇主办,莆田市互联网新闻中心、东南网莆田站承办的第二届莆田市“探访感动”网络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旨在大力宣传宜商宜业宜居莆田建设成果,展示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新气象,同时为莆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发展,营造有益的网络舆论环境。活动时间截至12月底。
东南网莆田9月23日讯(通讯员 陈国峰)今年56岁的陈元焕,是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营边社区党支部书记。最近,他刚刚获评莆田市十佳基层最美人物,也是本次全市唯一的“最美社区工作者”。据了解,目前,莆田市有9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老陈能“百里挑一”获得这一殊荣,这背后,有哪一些让人感动的地方?日前,笔者特地赴营边作了一番深入探访。
从民营企业的老总,到社区的党支部书记,陈元焕人生轨迹的变化,缘于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对居民利益的牵挂。熟悉老陈的居民告诉笔者,他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一次次把子女经商积累的钱捐给营边社区。
有一件事,让他的大儿子耿耿于怀。
2015年,老大嫌他整天开着那辆旧“别克”上班,未免有点寒酸。孝顺的儿子,就不经老陈同意,私自作主,帮父亲订购了一辆较高档次的新车。这时候,恰逢营边中心小学塑胶操场和多功能教室的建设资金陷入困境,老陈心急如焚,毅然把新车退掉。这一退,马上损失了3万元定金。老陈二话不说,把32万元购车款全部捐给了学校,自己继续开着那辆价值5万多元的老“别克”。
捐款后的当晚,在饭桌上,老陈语重心长地开导儿子,“咱们生活俭朴点没什么,别把面子看得太重。”他说,心灵美和品德美,才是人生最好的“招牌”!“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好,即使整天开着宝马、奔驰,群众未必买你的账!”老陈的一番话,说得儿子频频点头。末了,儿子动情地对老陈说,“爸,我想通了,今后你做好事,我坚决支持!”
在陈元焕的带动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共集资104万元,解了社区办学的燃眉之急。类似的爱心热潮,近年来在营边一次次掀起:社区居家照料中心、阅览室、健身房、乒乓球室、练歌房等活动场所,一个个兴办起来;社区筹资280多万元,将文物保护点“古池墩”建成了居民的休闲公园;总投资500多万元的营边公墓区骨灰楼,也已投入使用。此外,他还多方筹资33万元,安装116个视频探头,实现社区治安防控全覆盖,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陈元焕每天都要了解社区治安防范情况
社区服务无小事。这是陈元焕的座右铭。
在营边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任上,老陈事无巨细,处处为居民排忧解难。2015年4月的一天,上营边自然村陈燕珠家中的进水管突然爆裂。接到求助电话后,老陈马上说了声“不好,那可是直径60公分的进水管”!说完,他带领值班的社区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社区干部和附近居民一道帮助排水。他一边协调供水部门紧急停水,一边不顾脚关节痛风产生的刺痛感,带头冲进深水区,一桶接一桶地将水从地下室拎出来。前后忙碌了五个多钟头,终于帮陈家解除了“洪涝之灾”。
营边一组的孤寡老人陈玉池,不慎从楼梯上跌倒下来,无法站立。陈元焕闻讯后立即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老人住院期间,他又是买水果又是送点心,先后四次前往探望。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就夸“阿焕书记是天下第一好人,比亲儿子还亲”!针对村里外出务工、经商者多,留守老人多的现状,每年重阳节,陈元焕都要自掏腰包,为全村老人发红包、买慰问品,让老人们感受社会的温暖。这点点滴滴,这一笔笔爱心款,凝聚了他对社区群众的浓浓情怀。
在陈元焕心里,民生服务,就是最大的党务。营边的村道建设、路灯安装、管网改造,以及居民的就业安置、子女就学等等,社区能解决的,立说立办;解决不了的,他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反馈并跟踪,当好居民的代言人。
社区干部,既要勤政,更要廉政。他常常教育干部,不该得的钱,一分也不能拿,否则你在群众眼里就一文不值!多年来,他坚持推行居务“零接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有时候,因为工作关系确实需要吃工作餐的,他都是自己掏钱请客。别人要跟他抢,他总是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说,“抢什么抢,我是书记,在社区我的官儿最大,当然得优先照顾我请客了!”
付出满腔赤诚,缔结累累硕果。如今,营边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先后获评“全市文明示范单位”、“秀屿区计生示范村”,连续五年蝉联“秀屿区征兵集体先进单位”。由于成绩突出,他个人荣获“最美福建人”、“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秀屿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关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程建设进度

陈元焕详细了解社区党员信息录入工作

社区养老服务站给老年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