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东方二十五坎”突发大火 系涵江一处重要遗迹

2017-02-03 20: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火灾现场(网友供图)

火灾现场(网友视频截图)

东南网莆田2月3日讯 今日(2月3日)下午5时许,位于莆田涵江涵西街道的“东方二十五坎”发生大火。火灾发生后,消防等相关部门即赶赴现场救援。

据悉,“东方廿五坎”建成于1933年,是座中西结合的建筑,被称为“小上海”商贸发达的一处重要遗迹。

 

莆田涵江“东方二十五坎”

相关新闻:

百年红砖遗迹成“小上海”标志

从涵江区保尾路进入涵西街道楼下社区,该社区的许多民居都依水而建。“东方廿五坎”是该社区的标志性建筑,这里被称为“小上海”商贸发达的一处重要遗迹。厚重敦实的红砖外墙、整齐美观的西式拱门、悠长通透的中式长廊,体现涵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繁华景象的商贸栈房货舱遗存沿河而建,上下两层,25片红砖拱孔骑楼,被当地居民称为“东方廿五坎”。

据了解,涵江外有天然良港三江口,内有四通八达的内河。唐代就凭临海地利,游商海贾云集。宋代成为商贸集镇。明代倭寇祸莆后,成为莆田商业中心。清代已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首,是闽中工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清道光前后,莆仙地区盛产桂圆,制成的“兴化桂圆”被“走水客”带到浙江销售,后来连同“兴化赤糖”又销往全国各地,故有“无兴不成镇”的美誉。

当地老居民林先生说,抗战时期,除三江口外,福建沿海各港口均被封锁,涵江一时成为福建沿海与外界交通的中转枢纽站,省内外客商纷纷涌入涵江。“廿五坎附近十分繁华,南北货物都通过这里中转。”老林说,廿五坎所在地理位置优越,让廿五坎在很短时间内就火了起来。

大宅院见证 涵江“小上海”历史

据悉,东方廿五坎建成于1933年。莆田文物专家柯凤梅表示,东方廿五坎是座中西结合的建筑,吸纳了西方建筑的特点,是上世纪30年代涵江经济贸易繁荣的实物资料,也是当时涵江被称为“小上海”的有力佐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