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陶源小区旁的一条河道此前垃圾虽已清除,但水体仍然乌黑发臭 东南网2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养东 文/图)莆田荔城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有“荔林水乡”的盛名。但记者昨日走访发现,此前曾曝光的河道“黑臭”问题仍存在。根据2017年落实美丽莆田环保行动“军令状”,今年内河水质要达到或优于Ⅴ类,乡镇级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协同实现木兰溪三江口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等。荔城区有关部门将实施水质、大气、土壤防治行动计划,提升区域性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等。 多条内河水质堪忧 前天夜里、昨日上午,莆田市区持续降雨,城区不少河道经过一轮雨水冲刷。昨日下午,记者先是来到八二一街旁的下戴河,该处水面漂浮些许垃圾,部分河段散发着恶臭。记者了解到,下戴河2014年6月花了三千多万清淤整治,建护坡等,短短几年,水质就又变成“黑臭”。水务部门曾表示,清淤整治主要是为防洪排涝,对改善水体效果并不好。 拱辰街道陶源小区旁的河道,水体乌黑发臭,海都报曾多次曝光。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虽刚下过雨,但河水发黑,基本未流动。另外,在文献路、下店路、新度镇等地附近河道,记者发现也有“黑臭”水体等现象。 细颗粒物浓度指标达国家二级 记者了解到,今年荔城区将持续推进环保专项行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在2017年荔城区落实美丽莆田环保行动“军令状”中,提到内河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协同实现木兰溪流域三江口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 南洋河网黄石镇洋埕水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协同实现北洋河网白塘镇涵坝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其中,V类为普通景观用水,高一级的IV类是普通农业用水,灌溉用。 “军令状”中还包括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9%,细颗粒物浓度等6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乡镇级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等。 据介绍,今年荔城区将加快下戴河、北河黑臭水体治理,消灭“垃圾河”“黑臭河”,确保南洋河网和北洋河网2条劣V类水质小流域整治成效。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面整治燃煤锅炉,完成全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提升改造。同时,出台《荔城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