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龙津街居民称,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堤坝,导致汛期内涝严重 东南网3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养东/文 马俊杰/图)每年汛期和台风季,莆田不少低洼地区难免遭大水淹,而近两年,涵江区江口镇龙津街居民发现内涝比以往更加严重。居民们这才注意到,此前龙津街旁湄渝高速施工时,大量桩基施工破坏了原有地下结构,原先兼顾景观和防洪的公园也被拆除,现场还留下大量渣土,影响泄洪。居民们为此向多个部门反映,但迟迟未得到解决。海都记者昨日从江口镇政府了解到,该处堤坝受损等问题已提上议程,近期就会有专家去现场查看,研究施工方案。 现场:高速路下 成片渣土堆积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涵江区江口镇龙津街,湄渝高速公路就在一旁,与萩芦溪、龙津街并排。眼下还未到汛期,萩芦溪水流并不大,在高速路下,能看到成片的渣土堆,堆积了数百平方米。龙津街一侧是居民楼,另一侧立有不少高速路桩基,还有明显施工留下的痕迹。 附近居民林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湄渝高速施工时在短短500米的地段开挖直径超一米的地桩上百个,且深度多在21米左右,这种高密度、近距离的桩基施工改变了该段的地质结构环境。“去年汛期时,整个地下室都被淹了,一楼的积水也淹到大腿处。”林先生说,龙津街地势较低,往年发大水时也会被淹,但从来不会像去年那么严重。 有居民向记者提供建高速路前的照片,该处原本是一处江滨公园,兼顾景观休闲和防洪的功能,因施工被拆除后,大水更容易往里冲。“堆渣土的位置原本也是公园,河道宽度没有变窄,但失去了堤坝。”居民说,高速路已通车一年多,而桥下的渣土一直无人清理。 建高速路前,该处是江滨公园,兼顾景观和防洪功能 部门:专家近期将研究施工方案 “因为基桩建设,被破坏的还有地下管道。”多位居民称,原有公园拆了后,防洪堤坝等于向龙津街移了数十米,且多数还遭破坏,眼看着今年汛期即将来临,他们担心房屋会被淹得更加严重。一年多时间里,居民们曾通过多个渠道向多个部门反映此事,但渣土堆仍然存在,堤坝和管道也无人修复。 江口镇政府有关负责人陈先生介绍,此前确实接到龙津街居民反映的情况,此事也经过多次开会研究,目前已经提上议程。“具体受损情况、如何修复,我们并不清楚,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处理。”陈先生说,近期就会请有资质的专家前往现场查看,研究施工方案。此外,渣土堆清理工作也与有关方达成协议,将会一并清理干净。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