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湄渝高速施工留“后遗症”堤坝受损渣土未清

2017-03-22 15: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龙津街居民称,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堤坝,导致汛期内涝严重

东南网3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养东/文 马俊杰/图)每年汛期和台风季,莆田不少低洼地区难免遭大水淹,而近两年,涵江区江口镇龙津街居民发现内涝比以往更加严重。居民们这才注意到,此前龙津街旁湄渝高速施工时,大量桩基施工破坏了原有地下结构,原先兼顾景观和防洪的公园也被拆除,现场还留下大量渣土,影响泄洪。居民们为此向多个部门反映,但迟迟未得到解决。海都记者昨日从江口镇政府了解到,该处堤坝受损等问题已提上议程,近期就会有专家去现场查看,研究施工方案。

现场:高速路下 成片渣土堆积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涵江区江口镇龙津街,湄渝高速公路就在一旁,与萩芦溪、龙津街并排。眼下还未到汛期,萩芦溪水流并不大,在高速路下,能看到成片的渣土堆,堆积了数百平方米。龙津街一侧是居民楼,另一侧立有不少高速路桩基,还有明显施工留下的痕迹。

附近居民林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湄渝高速施工时在短短500米的地段开挖直径超一米的地桩上百个,且深度多在21米左右,这种高密度、近距离的桩基施工改变了该段的地质结构环境。“去年汛期时,整个地下室都被淹了,一楼的积水也淹到大腿处。”林先生说,龙津街地势较低,往年发大水时也会被淹,但从来不会像去年那么严重。

有居民向记者提供建高速路前的照片,该处原本是一处江滨公园,兼顾景观休闲和防洪的功能,因施工被拆除后,大水更容易往里冲。“堆渣土的位置原本也是公园,河道宽度没有变窄,但失去了堤坝。”居民说,高速路已通车一年多,而桥下的渣土一直无人清理。

建高速路前,该处是江滨公园,兼顾景观和防洪功能

部门:专家近期将研究施工方案

“因为基桩建设,被破坏的还有地下管道。”多位居民称,原有公园拆了后,防洪堤坝等于向龙津街移了数十米,且多数还遭破坏,眼看着今年汛期即将来临,他们担心房屋会被淹得更加严重。一年多时间里,居民们曾通过多个渠道向多个部门反映此事,但渣土堆仍然存在,堤坝和管道也无人修复。

江口镇政府有关负责人陈先生介绍,此前确实接到龙津街居民反映的情况,此事也经过多次开会研究,目前已经提上议程。“具体受损情况、如何修复,我们并不清楚,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处理。”陈先生说,近期就会请有资质的专家前往现场查看,研究施工方案。此外,渣土堆清理工作也与有关方达成协议,将会一并清理干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