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孩子入学看家长身材,亟待叫停

2017-05-09 11:20  杜建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周末是上海民办中小学面谈日,有家长反映,在学生面谈过程中,家长被要求做问卷调查,问卷不仅考察家长们的学识,还要求填写爷爷奶奶的学历、工作单位等信息,俨然“查三代”的架势。对此,涉事学校回应称,出题不是为了考家长,而是为了让家长在等候中娱乐一下。(5月8日 澎湃新闻)

出卷考家长!孩子入学,要看家长身材,肥胖的不要,理由是家长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常识而言,孩子上学与家长肥胖是风牛马不相及的,然而事实如此,由不得人们不相信。

平心而论,孩子入学,看家长身材的事情并不“魔幻”,它反映了教育供需关系失衡的现实。

其实类似的场景多少有点眼熟。河南一小学新生面试要求带父母学历证,广州一私立小学招生要求“学生家长的学历是本科以上”等等。说是面试学生,其实在面试家长,认真考察孩子的家庭背景。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有教无类的道理必须遵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基因决定论早该休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当下,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学校不得进行考试,但学校需要了解学生情况,尤其是比较好的民办学校相对于其它学校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些民办校总是想着法子,挑选所谓的“好学生”。这个“好”,除了学习要好之外,更多诉求是家庭背景要“好”。

比如,高学历的家庭相对而言收入较高,支付学费不会吃力。再比如,家长身材好,从侧面证明家长的自我管理好等。符合常识的,不符合常识的,学校要调查,家长只能配合。

教育供需关系失衡,是一些学校敢于为所欲为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人们或多或少地存在名校情结,社会的教育焦虑有增无减。一些名校或民办学校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自由自在地选择学生。

政策例外和监管困难也是此类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同样是招生,公办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和就近招生,民办学校不受此规定的约束,招生自由度远大于公办学校,一个个看似不合理的要求,都隐藏着“合理性”。亟待监管部门发力,叫停“看家长”入学等现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