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勿让低俗文化染指“祖国的花朵”

2017-05-09 11:21  王 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色狼证”“泡妞证”“流氓证”“黑社会证”……种种措辞不避色情暴力,令人难以直视的“证件”卡片,如今却成为部分小学生手中的玩具,令众多家长为之心焦,有识之士为之忧虑。(5月8日 半月谈网)

“光棍证”“死不要脸证”“少女杀手证”“忽悠证”......本是成人在网络上用以调侃、恶搞的“礼物”。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向未成年人群体售卖此类“证件”,还开发出针对学生的“逃学证”“学渣证”等。

小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糟粕部分缺乏辨别力,他们的成长环境需要维护。“流氓证”的低级审美情趣,对他们价值观的塑造不利。我们应从商家、学校、家庭和监管部门四个方面下手,解决此类问题。

商家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向未成年人售卖低俗玩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理应将它发扬光大。

学校需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学生玩颁证游戏及时制止,加以疏导。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要关心孩子们的“课后动向”及零用钱的使用方向。售价低廉的不良“证件”易于获取,是“颁证游戏”在小学中流行的基础。家长有协助孩子分辨善恶美丑的义务。

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整治工作,莫让低俗玩具、不良游戏入侵校园,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勿让低俗文化染指校园,让“祖国的花朵”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炫丽绽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