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部门动态> 莆田检验检疫局 > 正文

莆田:高温多雨季 正是防蚊防登革热时

2017-05-16 15:20  陈剑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5月16日讯(通讯员 陈剑清)东南网从莆田检验检疫局获悉,福建的五月份,开始进入了高温多雨的夏季,这给蚊虫滋生,登革热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据了解,福建是东南亚华侨的主要祖居地之一,不少莆田市民在东南亚国家旅游、从事商贸、劳务等工作,往来交流频繁。莆田检验检疫局提醒,从登革热流行地区的回国人员,如有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入境时应当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如归家后,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向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咨询,地址是城厢区荔城南大道429号。

莆田市港口经常有来自东南亚地区装载煤炭、 LNG的船舶造访,莆田检验检疫局提升了东南亚、南美洲等航线的口岸风险评估等级。对来自登革热流行国家和地区交通工具与人员,加强医学巡查及传染病监测,每一位入境人员,都会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诊视,对现场发现有发热、头痛以及面、颈、胸部潮红的“三红”症状或体征的可疑病例,及时采集样本实施登革热快速检测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对容易隐匿蚊虫的集装箱进行深入排查,对船舶进行严格检疫查验,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蚊虫或幼虫的,立即采样送实验室进行蚊媒携带病原体检测,并进行严格的灭蚊处理。同时,莆田检验检疫局还联合口岸单位开展卫生运动,翻盆倒罐,清除港区杂草,清除蚊蚴孳生场所,降低蚊密度,防止蚊媒在口岸孳生和传播。

知识链接: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在我国主要发生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

一般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至15天发病,通常为5至8天。一般的症状表现有:起病急,高热(39摄氏度以上),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早期颜、颈、胸皮肤潮红,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病程5至7天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般有痒感。

防蚊小知识

1.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莲缸;野外中的竹筒、树洞、石臼、旧轮胎、水塘等。家庭要及时清除沟渠、天台等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清水养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2.伊蚊有2个活动高峰,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2~3小时。其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滋生地附近50至100米范围,人在孳生场所周围活动,很快便吸引伊蚊前来叮血。建议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游玩逗留。

3.如有出行需要,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浅色的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成人可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水;由于避蚊胺有轻微低毒性,儿童皮肤敏感,建议家长夏天可用艾叶、天然香薰等自制驱蚊水来给儿童驱蚊。

4.家庭应该加装纱门纱窗,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长驱直入,在高发期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效果更好。休息时使用空调、蚊帐减少人蚊接触。家庭还可以蚊香、杀虫气雾剂进行灭蚊,降低蚊子密度。使用蚊香时,应放在通风处上风向。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

5.夏季大家喜欢运动,运动出汗后,当呼出更多二氧化碳和其他气味时会比较招蚊子,因此建议运动后最好赶快洗个澡,汗水少了,人凉快了,蚊子也就叮得少了。

6.一旦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体征,应立即就医,如有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一定要告知医生,以便及时确诊治疗。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