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莆田电网 > 正文 |
我在美丽的鼓浪屿定居了104年。 别问我是谁? 先卖个关子! 我的家乡最近发生了一件大喜事: 2017年7月, 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 中国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座被誉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的小岛,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但却以包容并蓄的气度、欲语还休的静美,写尽厚重人文,独领绝代风华。 鼓浪屿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岛发展到今天, 我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百年相守相依,我们的故事清晰如昨。 我是谁?我的名字叫“电”。 我为它点亮第一盏电灯 1913年,我初次来到鼓浪屿,并为它点亮了第一盏电灯。 上世纪30年代,鼓浪屿龙头路上整齐的电 上世纪50年代的鼓浪屿,路灯仅100多盏。 你一定想象不到,那时候的我还承担了一个很特别的职责:报时。每天晚上,只要是路灯灭了一下立马又亮起来,人们就知道北京时间到8点了。 你一定觉得很奇怪,为啥路灯会承担报时的职责?这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插播一个小故事: 上世纪50年代,钟表在厦门还未普及,能报时的收音机、电视机更是稀罕,市民很难找到对时的地方。 而住在鼓浪屿的钱沪生,家里正好有一个从上海带来的无线电收音机,每天晚上8点会报一次北京时间。钱沪生是原鼓浪屿电灯公司的工程师,他家正好住在发电厂旁边,于是大家想到一个用开关电灯的“暗号”来给鼓浪屿的居民报时:每天晚上,收音机一报“北京时间8点整“,钱沪生就立即通知发电厂工人拉闸,整个鼓浪屿的路灯就会熄灭,接着又亮起来,人们就知道北京时间到8点了。 鼓浪屿码头上的路灯。 1957年,厦门本岛到鼓浪屿的海底电力电缆投入运行,两岛实现电力联网,我的伙伴们从厦门岛流向鼓浪屿。原本仅靠柴油机组发电,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的鼓浪屿,从此有了“长明灯“。 上世纪50年代鼓浪屿的电线杆。 电力工人更换受损的海缆。 1959年,鼓浪屿上的柴油发电机组退出历史舞台。 我为它坚强 2000年, 鼓浪屿全岛10千伏高压架空线路全部电缆化,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配电管理系统。从此,我只在地下行走,大大增加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鼓浪屿电缆改造现场。 2013年,鼓浪屿率先实现了智能电网全覆盖、全自动、全采集。 2014年,新增的两回海底电缆投运,能把更多的电源源不断输送上鼓浪屿。 供电员工检查供电设备。 2016年,全球最强台风“莫兰蒂“袭击鼓浪屿,我挺住了!全岛仅有一台环网柜被百岁老榕树砸伤,供电员工迅速抢修,很快就恢复了我的供应。 我为它而美丽 时至今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这座“海上花园”的历史与自然环境,都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 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供电员工想尽一切办法,为我的家披上了整洁美丽的外衣。 供电设备与万国建筑融为一体。 ▼ 看你璀璨的夜,由我点亮,备感自豪! 未来的路,我将继续和你携手前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