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动漫大国成动漫强国 中国动画遇新机遇出海弘扬传统文化

2017-12-07 14:43   来源:未来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蔡志军表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去粗取精,不但表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表现中国现代文化。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媒体)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和海佳) “我们有一个全球共享东方之美的目标,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小朋友理解中国文化,从前我们向国内观众讲自己的中国故事,现在我们尝试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故事,我相信有一天世界的故事传播的是中国文化精髓,让中国人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梦东方电影国内首席运营官郭萌表示。

“根植传统文化,中国动画如何走向世界”动漫行业研讨会日前在团中央影视网络中心举行,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马华等中国动画领域业内专家齐聚一堂,探讨中国动画的“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根植传统文化,中国动画如何走向世界”动漫行业研讨会。未来网记者 丁君朋摄

中国动画要树立精品战略 《鹿精灵》第二季明年亮相

《鹿精灵》是梦东方集团创作的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系列动画片,项目计划共520集,分为十季,讲述主人公小鹿迪尔的成长、冒险故事,在传达爱、勇敢、友情、责任等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同时展现中国文化的精髓。

梦东方电影国内首席运营官郭萌表示,制作团队选取“鹿”作为动画形象,因为在中国“鹿”代表着长寿、吉祥,在西方圣诞节“鹿”也是喜庆快乐的象征,“80年代的动画片《九色鹿》因其动画角色善良美丽而又勇于奉献的形象展现,被奉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这一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所以中美团队进行了多次沟通,鹿精灵终于诞生了。”

据介绍,《鹿精灵》第二季已经到了中后期制作阶段,2018年6月份正式和观众见面,鹿精灵第三季现在剧本创作已经启动。

梦东方电影国内首席运营官郭萌。未来网记者 丁君朋摄

“中国动画面临着新机遇,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大国经济崛起,世界想了解中国,我们电视剧代表团去国外发现了,许多国家想了解中国,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特别是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军表示,中国动画的制作技术和创作理念不断进步,“现在中国动画人学会反向思维,去摸索国外观众的欣赏心理,我们正在从动漫大国成长为动漫强国,需要不断推出精品。”

“很多‘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阿拉伯国家没有自己的动画制作机构,所以需要向中国等国家购买。”蔡志军称,近年来中国动画产量比较高,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出精品动画,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去制作中国动画片,中国动画要有精品意识和精品战略。

中国动画要有温度、接地气 出人情味作品

无论是传统的“九色鹿”形象,还是今天的“鹿精灵”,其故事背景都离不开敦煌莫高窟带来的灵感。而动画片《鹿精灵》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卡通的亲切友好形象,向世界传递和平善良的信息。

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军。未来网记者 丁君朋摄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马华表示,中国动画要想真正走出去,需要进一步使动画片贴近儿童日常生活和心理需求,比如英国系列动画片《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每部片子只有五分钟,但是剧情特别接地气,让小朋友们易于接受,中国动画要准确找到世界观众的关注点。”

动画学术趴主编、动画独立研究者马小褂认为,制作动画经典《大闹天宫》的张光宇老师是一位热衷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锋动画人,他吸收了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的优秀因子,“使动画片内容带给观众亲切感,动画片中的中国文化描述要能够把观众情感带入,具有人情味,对于传统文化的捕捉既有高雅的内容,也有世俗的。”

蔡志军表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去粗取精,不但表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表现中国现代文化,“传统故事要让现代孩子能接受,符合现代孩子审美。”

“动画的美术风格与制作团队的民族特点紧密相关,片子要有魂在那,不能因为追求表现形式而丢掉故事的魂,要依据剧本的主题精神来选择表现方式,比如中国动画种的白描、线描等形式,也可能表现出现代样式。传统文化是发展的,不要把它束之高阁,要让传统文化变得有温度,有新的生命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