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笔墨乡愁!从孟光涛先生画作看贵州变化

2017-12-26 15:42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孟光涛先生写生作品:余庆大乌江回龙桥

贵州省美术馆2017年拍摄照片:余庆大乌江回龙桥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李育)在贵州同一地点,历经半个多世纪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纪念孟光涛先生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的写生粉本和今天的照片对比给出了答案。

孟光涛先生写生作品:二郎滩渡口

贵州省美术馆2017年拍摄照片:二郎滩渡口

12月25日,纪念孟光涛先生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省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孟光涛先生创作的近200幅写生作品。作为贵州现代中国画坛四大家之一,孟光涛先生的山水画见证了大半个世纪以来贵州的绿色生态和经济建设,这些作品成为了记录贵州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画卷。

孟光涛先生写生作品:历史名城遵义

贵州省美术馆2017年拍摄照片:历史名城遵义

此次展览,贵州美术馆特地寻踪孟先生留下笔墨的地方,并进行实景采集,通过先生的画作和今天的照片做对比,试图把贵州帮个世纪以来,在生态、环境、历史等方面的演变呈现给观众。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从海拔200米到3000米不等,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葱茏,有高原和深谷,是一个生态环境复杂的地区。孟光涛先生探索着如何将山水画同贵州山川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特质结合起来,创作出一种既有山水画内涵,而又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孟光涛先生写生作品:茅台渡口

贵州省美术馆2017年拍摄照片:茅台渡口

据悉,每年孟先生都要拿出很多时间到贵州的景区写生。在经济滞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的交通十分落后,写生者在崇山峻岭中跋涉攀援,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家乡的经济不够发展,但作为艺术家,他敏感地发现家乡每一点细微的变化,怀着满腔热情深入农村、工厂搜集素材,体验生活。作品多为写生之作,表现内容紧贴现实生活,借鉴西画的造型、透视、光影等技法,画风生机勃勃,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此次展出的写生作品,就是孟先生踏遍贵州山水所做,是贵州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见证。

孟光涛先生写生作品:湄潭茶场

贵州省美术馆2017年拍摄照片:湄潭茶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