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89名选手同台竞技妈祖发髻 传播妈祖文化

2018-11-18 09:15  李妙珠 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龙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比赛现场

东南网莆田11月18日讯(本网记者 李妙珠 吴炳端)湄洲女发髻又称帆船头、妈祖髻,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7日下午,第三届“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在湄洲岛祖庙圣旨门广场举行。现场,89名参赛者同台竞技为89位美女梳妆打扮,甚是热闹。

“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这是湄洲女服饰的三大显著特征。其中,湄洲女发髻有着典型的海洋生活特征,每个细节都对应一艘船的不同部分——发髻是帆、发卡是桨、头顶的盘发是舵,束发的头绳是缆,两边的银钗是锚,以此来寓意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非遗展示

此次赛事共有89组选手参赛,参加人员来自全市不同县区,年龄囊括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与往届赛事不同的是,今年除了竞技表演外,主办方还设立了非遗展示区,邀请了10位资深的梳头师傅来给10名特邀模特梳湄洲女发髻。经过50分钟的比拼,比赛最后共评选出3名金奖、6名银奖、10名铜奖。

湄洲女发髻所用发饰

金奖获得者林志华来自湄洲镇下山村。她已连续三届报名参加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并且成绩都是在前三名。“我之前跟着奶奶和身边的老人学会了湄洲女发髻技艺。作为土生土长的湄州女,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弘扬湄洲女发髻技艺,弘扬妈祖文化。”林志华说。比赛结束后,10名穿大海衫、红黑裤,梳帆船头的特邀模特,纷纷走上了T台展示湄州女服饰,受到市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强烈围观。

市民梳湄洲女发髻前来观赛

据了解,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世遗“妈祖信俗”的子项目之一,湄洲女发饰、服饰于2008年6月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旨在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此项技艺,在充分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魅力的同时,培养更年轻的 “湄洲女发髻”技艺传承人,进一步推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

比赛结束后,参与市民纷纷合影留念

据悉,近年来,湄洲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推动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及时做好省、市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建立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评选制度,健全区级非遗保护体系。同时,尊重传统,提升湄洲女服饰的仪式感,积极推进湄洲女服饰及湄洲女发髻走出去。近年来妈祖巡游东南亚、台湾等地时,身着湄洲女服饰及梳着湄洲女发髻的湄洲女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有力地推动了湄洲女发髻等妈祖文化元素走向世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