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新时代木兰溪全流域治水理念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2018-12-26 08:37   来源: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为新时代木兰溪全流域治水理念高端论坛现场。

12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协办的新时代木兰溪全流域治水理念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水利部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文垣,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段红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所长魏后凯,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周,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林草局林业经济研究中心、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域研究所、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的专家学者,市委书记林宝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桂芳,副市长吴健明等出席。杜志雄主持论坛开幕式。

魏后凯在致辞中表示,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治水理念,全面总结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的经验,对于推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莆田通过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在机制创新、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几个值得学习的经验:坚持因地制宜,遵循科学规律;统筹兼顾水安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并行联动;实行全流域系统性综合治理;注重长期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

何文垣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莆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在治水过程中一直牢记习总书记科学治水的理念,既治理水患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既实现水安全也实现综合治理,不但解决了软基筑堤的技术难题,而且实现了木兰溪全流域防洪能力的提升。希望莆田站在新的起点上,在节水型、节约型城市建设中为生态环境保护探索新途径、寻求新突破、创造新经验、打造新亮点。

钱易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莆田能够把已经肆虐千年的木兰溪水患治理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今后在治水上要坚持节水优先、控制需求的原则;要做到治污为本,在源头控制污染;要多渠道开源,多注意利用雨水、海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要建设海绵城市,学会与洪水和谐相处,有能力防止洪涝灾害。希望莆田在水生态建设上走在全国前面,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林宝金表示,莆田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关心关怀,持续深化拓展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着力构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六大体系,实施好十八项工程,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莆田,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

林宝金表示,希望专家多发表真知灼见,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重要理念的理论价值和思想内涵;多给予关心指导,发挥专业优势,为莆田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木兰溪治理等出谋划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努力为全国创造更多的治水经验,助推美丽莆田建设;多帮助宣传推介,通过发表理论文章或学术报告,讲好木兰溪治理故事,讲好福建故事,讲好莆田故事,传播莆田好声音,让更多人了解莆田、记住莆田、点赞莆田。

现场其他专家学者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莆田人民20年来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用到底”的精神,市委市政府一任接一任做好木兰溪治理工程的魄力,令人钦佩感动。尤其在木兰溪河湖管理保护上为全国做出了光辉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治理木兰溪形成的宝贵经验,已成为莆田乃至全国各地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专家学者建议,新时代木兰溪全流域治理要以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流域经济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六全模式”的科学调控为手段,从流域环境、海陆环境、人居环境、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等角度,建立木兰溪全流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木兰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湄洲日报记者 朱志敏 通讯员 林剑冰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