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城厢社矫故事】从“阿冒”到如今的“饺子大师”

2019-06-21 09:03  杨超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近年来,莆田市城厢区司法局严格落实严“管”促“抓”、细“教”促“转”、常“访”促“晓”、多“谈”促“解”、勤“帮”促“回”十字方针,强化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东南网莆田站与城厢区司法局联合推出“城厢社矫故事”专题报道,通过挖掘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二三事,展现城厢区社区矫正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成效。

凤凰山司法所协理员俞学锋与曲某交谈

东南网莆田6月21日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文/图)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从东北“南漂”而来的曲某,准备在莆田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一直听说贩卖假鞋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可高昂的利润以及自身对法律的不了解,还是让曲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2016年9月,曲某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四年缓刑,进入凤凰山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谈及刚刚入矫的感受,曲某对社区民警、社区主任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因为从外地来莆田发展,举目无亲,结果出了这样的事情,当时脑袋都是懵的。”曲某说,在社区民警、社区主任的开导和帮助下,自己才能完成入矫材料的准备与填写。

“刚开始接受社区矫正的时候,他的情绪很低沉,不爱讲话,喜欢独处。”拥有近10年丰富社矫经验的凤凰山司法所协理员俞学锋为曲某准备了“心灵SPA”。打从心底平等待人的态度、耐心的思想开导以及设身处地的话语,帮助曲某抒发内心的忧郁,也打消了曲某对社区矫正的顾虑。

2016年年底,日常报到的时候,曲某主动找到凤凰山司法所,请求帮助。原来,曲某已经搬到新的小区,按照规定需到居住地的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已经熟络的社矫环境,也拥有了能够谈心的朋友,曲某并不愿意更换社矫地点。凤凰山司法所针对曲某反映的情况,展开研讨会,充分体现社区矫正的人文关怀,决定让曲某继续在凤凰山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017年年初,曲某发挥自己的特长——手工东北饺子,希望通过社交软件的销售渠道,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刚刚开始创业的曲某举步维艰,一家人的三餐常常是还未卖出去的饺子。俞学锋在了解了曲某的情况后,呼吁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及社区服刑人员帮忙推广购买,帮助曲某度过难关。“他家的饺子品种多,口味好,我们家的孩子一吃就爱上了他家的饺子,从此我们就成了他们家的常客”。一些社区服刑人员说。

如今,曲某的饺子生意已经步入正轨,无论是同个小区的住户还是其他地方的顾客,都对曲某的饺子赞不绝口。猪肉、海鲜、素馅……不同口味的手工饺子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顾客。“等社区矫正结束了,我打算租个店面,开一家自己的水饺店。”关于未来的打算,曲某自信满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