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东南网TV】《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之探访陈国柱故居

2019-09-16 09:55  杨超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d3f2fadc6a5798d55a622c943708799a

导语: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将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吴慧敏为大家讲述陈国柱故居的故事。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陈国柱故居

东南网莆田9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文/图)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位于群山之间,这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作为哺育培养出闽中党组织卓越创始人和烈士的故乡,解放前先后有30多位革命先烈加入到英勇救国的队伍中。他们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成为解放全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国柱和烈士陈国桢孪生兄弟的出生地。

陈国柱、陈国桢合照

“国有干城扶赤帜,民之喉舌发洪钟”。陈国柱故居大厅悬挂着郭沫若的亲书题联,仍述说着陈国柱当年的革命岁月。

陈国柱故居是一座清代典型七间厢平房建筑,由大厅、厢房、重厢房、石埕、围墙、大门组成,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面向九华山主峰。陈国柱、陈国桢孪生兄弟出生于故居左厢房内,由祖父母教养长大,俩人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并走上革命道路。

走进故居,正门上悬挂着一块《贡元》匾额,这是陈国柱、陈国桢兄弟的祖父陈凤苞在光诸年间考上第一名秀才时朝廷赐给的;故居两边墙面挂有郭沫若、苏华、柳亚子、叶恭绰等人的题词;左边厢房则展出了陈国桢、陈国柱兄弟的部分家具,有他们兄弟睡过的眠床,有他们小时候读书的文房四宝等等。透过尘封的历史文物,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的峥嵘岁月。

在这些展品中,一个破旧的小皮箱格外引人注目。2011年,陈国柱儿子陈汉元特地从北京带回一个破皮箱,这就是陈国柱当年仅有的家当。1945年4月,陈国柱就带着这个皮箱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