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东南网TV】《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之瞻仰仙游革命烈士陵园

2019-09-18 11:36  郑志鸿 杨超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76783a89818cbb6f2e78767900bd182b

导语: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将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刘秋艳为大家讲述仙游革命烈士陵园。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仙游革命烈士纪念碑

东南网莆田9月18日报道(本网记者 郑志鸿 杨超斌 文/摄)仙游革命烈士陵园于1961年始建于县电机厂旁,1985年迁建于鲤南镇柳坑社区虎啸山山顶上。为了纪念在革命战争年代壮烈牺牲的烈士们,仙游人民在园内设立了仙游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

“五四”爱国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仙游县传播。从1923年起,在外求学的仙游有志青年,于北平、上海、福州等地陆续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他们回乡后在仙游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文化新思潮,埋下了共产主义的种子。

1926年下半年,回乡的中共党员开始创建仙游县中共地方组织,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正当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势力却秘密策划了反革命政变。1927年,仙游县发生了“四一四”事变,建党活动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寒冬的到来不能阻止春天的脚步,白色恐怖中出现了新的转机。1927年4月,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在仙游兴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支部——上宫支部,标志着蜚山兰水正式有了中国基层党组织。

1927年12月,中共仙游县委成立,创办了红军游击队,打响了闽中游击第一枪。仙游人民在中共仙游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不懈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有力地支援了闽中游击区的创办。

1943年,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省委机关的清剿,闽北省委机关南迁至闽中,在仙游、永泰、德化活动,仙游一度成为全省抗日反顽的指挥中心。仙游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为了保护省委和特委机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和极大的牺牲。

仙游革命纪念馆

抗日战争胜利后,仙游县不断健全党组织。针对国民党发动内战,成立了仙游县工委,组建了仙游游击队,队伍达500多人,并创建了岭西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打击仙游县的国民党政权,多次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闽西的清剿。

1949年7月,解放大军进入福建后,仙游县的游击健儿协同南下的人民解放军作战,追击国民党残部,于8月25日迎来仙游解放的新纪元。正因此,仙游县城内的主干道被命名为八二五大街。

细细追寻革命烈士血与火的足迹,用心回味英烈前辈的历历往事,我们应该铭记的是他们对党的绝对忠诚,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坚持,他们铸就的革命丰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