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东南网TV】《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之走进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

2019-09-23 11:54  杨超斌 李剑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0b92b4e6ef924c927faf7870015173f3

导语: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陈宙为大家讲述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的故事。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

东南网莆田9月23日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李剑军 文/图)走进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的林氏宗祠,从外表看来,似乎与其他宗祠别无二致。在革命战争年代,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就是在这里,以宗祠为据点,借用教师身份为掩护来开展革命活动的。

烈士亭

红旗建莆海,碧血照珠江。走进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烈士亭,该亭建于1991年,反映了珠江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1928年,在陈兆芳、吴承斌等同志的领导下,党支部在珠江小学,也就是现在的珠江祠堂正式成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珠江人民勇往直前,前赴后继,共有18位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革命英豪,百世流芳”——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先辈苏华在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内书写的题词。此外,许集美、饶云山、原鲁山、林文豪等相继写下铿锵诗词,纪念曾经英勇奋战的革命先烈们,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走进旧址,游击区关防印章、游击队员用过的军装、军帽、木制的枪托、子弹壳等当年战争时期所遗留下的革命用品正躺在玻璃柜中,讲述着当时的事迹。在这些物件中,有一个信封特别引人注目。据悉,这是当时邓子恢将军写给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队员的一封亲笔信。

打匮头攻粮柜、反“三征”求生存、戴云山上留芳名……旧址墙上悬挂着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历史展板,展现了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取得的辉煌胜利。其中,盐兵起义会古谯讲的是珠江地下党策反国民党盐兵的故事。1949年8月15日,张坤、林焕章、林兴中、林文享带领沿海地区游击队于珠江祠堂集结,缝制党旗、五星红旗、八一队旗及服装等。当月21日,游击队进入莆田县城,接管了县政权。由珠江人民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在古谯楼上飘扬,古城莆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