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东南网TV】《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之寻迹外坑乡苏维埃旧址

2019-09-25 18:16  杨超斌 李剑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f13ddf66882e6e77feaa2e87375f031e

导语: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将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李雪钦为大家讲述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的故事。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外坑苏维埃旧址

东南网莆田9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李剑军 文/摄)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乡地处莆田东北部山区,山高路险,群山绵延,地形隐蔽,群众基础较好,是当年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之地。著名的外坑乡苏维埃政府就是在这块革命红土地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的。

由于澳柄乡地处交通要道,当地反动势力基础较雄厚,使斗争屡次受挫。1930年11月,中共莆属特委会采纳了陈天章的建议,决定把土地革命试点和红军据点由澳柄乡转移到莆田东北部的外坑乡。

抵达外坑乡后,邓子恢等决定把红二0七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同时成立红军教导队。红二支队成立后,在外坑各自然村发动农民打击地主、恶霸,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组织贫农团,实施土地革命纲领,宣布废除田租、债务等

经过半个多月的斗争和发动,委领导认为成立外坑乡红色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12月9日,各村农民代表会议在外坑乡宣德宫隆重召开,外坑乡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这是闽中党组织在莆田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一次历史壮举。

外坑苏维埃旧址宣德宫

那天,宣德宫门前如庙会赶集一样热闹,代表大会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门口悬挂会标、红旗,四周张贴革命标语。会议进行中群众和红军战士不断高呼口号,高唱红军军歌。外坑乡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闽中党组织领导创建的外坑苏区正式形成。

外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红二支队的频频出击,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极大震惊。12月底,国民党驻军纠集海军陆战队和地主武装800多人,兵分三路“围剿”外坑苏区。面对强敌,红军指战员奋力反击,英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红军指战员战死37人,红军领导人陈天章、汤军相继被捕牺牲,苏维埃政权被摧毁。

外坑苏区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在莆田人民心中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仍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继续坚持斗争,为后来的北上抗日,解放莆田,打下了坚实的革命基础和组织准备,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