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北省红十字会成就巡礼】创新出佳绩 河北红十字会推动改革迸活力

2019-10-30 11:56   来源: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河北新闻网10月28日讯 在全国率先出台《改革方案》和修订《实施办法》;

理顺率超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创新推出“三免”举措;

……

一直以来,河北省红十字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有关群团改革精神,将推进红十字会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改革统领全局,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促进事业发展。

●积极改革 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理顺管理体制,是红十字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工作。对此,河北省红十字会明确提出,全面彻底理顺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专业化的红十字会干部队伍。

“有编办批文、有专职人员、有独立账户及经费、有办公场所,能够独立开展工作,这几项指标统称‘四有一能够’,符合它,即是‘理顺’。”河北省红十字会业务部多迎春介绍说。

河北省红十字会理顺县级红十字会体制上下功夫,截至目前,河北省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率从2010年的27%提升到现在的80.72%,超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县级红十字会开始走上正轨。”多迎春说。

省红十字会积极响应各项改革政策,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7月,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2019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红十字会改革方案》。河北省成为红总会改革方案出台和《红十字会法》修订颁布后第一个出台《改革方案》和修订《实施办法》的省份。

●勇于创新 “三免”政策暖人心

“嘀!爱心卡。”5月17日,随着公交车刷卡机发出的语音提示,20年坚持献血7.26万毫升的“献血达人”廊坊市民刘瑞民在公交车上落座,成为我省首批落实无偿献血“三免”政策的受益人。

河北省红十字会供图

三免,即免费游览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就诊免交普通门诊诊察费自费部分,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2018年7月,河北省在全国率先通过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办法规定,在本省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个人,可享受“三免”待遇。

“三免”是河北省红十字会的一项改革创新举措,为奉献爱心的人带来了温暖。目前,全省已经有4860名符合条件的个人享受这一待遇。

●强化基层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久前,河北省红十字会与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红十字会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博爱送万家在邯郸。河北省红十字会供图

意见提出,各级红十字会要充分发挥“博爱家园”等项目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红十字社区服务站、红十字救护站、博爱学校、博爱卫生院 (站)等红十字基层阵地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专项救助、扶贫帮困等社会救助活动,加强对城乡社区易受损群体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困难家庭、失能失智老人就医,帮助失学儿童完成学业。            

“发展基层组织,就是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设立基层服务站、博爱家园等,开展志愿服务、人道救助活动,更好地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多迎春说。

为推动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河北省红十字会以石家庄、沧州、衡水、邯郸为试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救助、救护和志愿服务活动,4个市均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沧州市实现了街道(乡镇)、社区(村)红十字组织大面积覆盖。

多迎春坦言,当前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覆盖率比较低的问题。“接下来,要有序推进意见落到实处,努力提升红十字组织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能力,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风起帆扬,奋楫争先。通过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以重点突破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画卷跃然如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