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2019-11-14 11: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为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树立和弘扬新风正气,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受文明新风就在身边,中共荔城区委文明办联合东南网莆田站开展移风易俗微视频征集大赛,面向全市征集移风易俗微视频作品。 一、活动主题 紧紧围绕移风易俗这一主题主线,广泛动员广大传媒机构或市民群众,以微视频、图片为载体,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生动展现荔城区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和移风易俗的成效,反映各基层组织、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及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征集时间 征稿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12月30日。 三、作品题材 1.人物、家庭故事。表现开展移风易俗以来,反映个人或家庭成员、家庭生活改善、文明家庭建设的感人事迹;反映家风、家训、家教、家书的故事;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反映人们衣、食、住、行、用发生变化的故事,从身边的变化看社会的发展;讲述身边榜样爱老爱幼、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创业创新的故事。 2.城乡社会面貌改变。反映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后,城市发展新貌、城市建设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文化提升、服务功能完善等故事;反映乡村发展变化、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乡贤文化、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等生动感人故事;反映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民俗风情演变、自然风光特色及其中的生动故事。 作品要点题,表达自己对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看法,对移风易俗深入实施的肯定,表达对移风易俗带来文明和谐的社会美好愿景。 四、内容要求 1.突出今昔对比。展现移风易俗的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面对现实、展望未来;体现思想性、故事性、真实性;富有纵深感、现实感和时代感。 2.内容真实、准确、具体,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 3.微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格式:MP4;字幕:简体中文;视频作品可以加“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LOGO。 3.投稿者应对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并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4.作品版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对征集作品公开发表、结集出版、播出推送、展览展示等。 五、投稿方式 社会各界投稿者通过邮箱进行投稿。投稿者均需填写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具体到省、市、县、村,具体单位)、邮箱、电话、身份证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说明。作品及内容介绍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把“作品名+作者名+联系方式”作为文件名。请不要重复投稿。凡因提交的个人信息不全面而影响联络的,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邮箱:ptdnw@sina.cn 联系电话:0594-2535366; 六、奖项设置及颁奖 一等奖1名,各奖励5000元; 二等奖5名,各奖励3000元; 三等奖10名,各奖励1000元; 对优秀组织单位颁发奖励证书。拟于12月下旬举行作品评选,获奖作品名单在“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公众号公布。 七、征集声明 1.所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凡已发表的作品或者使用他人作品参赛者,一经核实即取消其参赛资格。若应征作品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本人负责。 2.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活动主办单位对获奖作品拥有所有权、修改权、使用权。 3.投稿应征者请注明真实姓名、通信地址、联系方式,并自留底稿,来稿恕不退还。 4. 本次活动的有关事项由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解释。 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荔城区委文明办 2019年11月14日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