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涵江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预计本月底复工率达76%

2020-02-24 09:12  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莆田市应急储备大米仓库

东南网莆田2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文/图)东南网记者获悉,截至2月18日,莆田涵江区已复工的企业共有186家(含规模企业110家),复工率为68%,复工在岗员工有1万4千人,预计到本月底复工率将达76%。

莆田市利源米业自动码垛机在工作

开足马力忙生产

疫情爆发初期,莆田市出现抢米的现象。随着政府公告,莆田市粮仓大米充足,不要跟风抢米,抢米之风才算止住。“我们公司常年日储备1000吨应急储备大米,绝不会出现大米紧缺的情况。”莆田市利源米业有限公司厂长陈丰说,即使在全市哄抢大米的时候,由利源米业生产的大米也足够供应,根本用不上储备的应急大米。

莆田市利源米业有限公司现有自动封闭生产线3条,日处理稻谷可达600多吨,2019年公司生产大米10万多吨,是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更是莆田市的一大粮仓。

日前,东南网记者在利源米业有限公司厂房内看到,一部德国进口的库卡码垛机正在将生产包装完的大米快速码垛成堆。据了解,该码垛机一小时可以码30吨大米,一天最多可以码450吨大米,码好的大米再由叉车运送入仓。在仓库里,43个筒仓按不同客户订单储藏不同类别的大米。在生产车间,各种自动化机器轰轰作响,高速运转,稻谷经过机器加工,最终产出大米。而在生产大米的过程中,利源米业的抛光机、色选机能够有效剔除异色粒、塑料纸、玻璃等杂物,高度运用机械化生产、管理、配送,极为高效。

“由于疫情关系,原本初六才上班的我们,今年大年初二就开始复工复产了。”莆田市利源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国森介绍,为了让工人尽早回来复工复产,公司初一就给外地员工买好飞机票,初二就开始正常接工。在此期间上岗的员工除了工资,另外每天补贴100元,直至疫情结束,保障市场的正常供应。

在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的无菌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作业。“不仅缺操作员,还缺司机、搬运工,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人员。” 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宪生告诉记者,公司于2月5日开始陆续复工,目前复工率为50%,争取再过一周,复功率能达70%。

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是集酱菜、休闲素菜等研发生产及其原料种植、销售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国圣”系列酱菜、即食海带、豆腐乳、卤蛋等,是国内众多网络热销零食的加工厂。此次企业订单受疫情影响不明显,但因物流运输不畅、员工返岗受阻等因素造成产能不足。“订单不减少,但员工不够,生产来不及,运输出不去。”曾宪生说,目前公司打算通过员工转介绍、发布招聘广告等方式,从本地招收员工进来,扩大产能。

福建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员工在无菌车间内生产

靠前服务促复工

社会生产的健康稳定,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社会回归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涵江区委、区政府做好协调服务,在保障防控物资供应的基础上,力促让更多的企业早复工、快生产。

涵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曾剑伟向记者介绍,上班的第一天,涵江区五套班子就全部下沉到企业,实行区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机制,区处级领导负责向联系挂钩的企业传达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和复工时间要求,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对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除了实行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机制,在解决企业转产资金问题上,涵江区也积极指导全区金融机构向口罩等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目前已为新亿发集团审批口罩生产应急贷款2000万元,为佩吉服饰提供原材料的资金周转,为佳通也提供100万元资金周转。”曾剑伟说,涵江区靠前服务,精准帮扶,全力破解生产资金瓶颈,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此外,针对外地员工,做到点对点,通过交通渠道,帮助企业方面提供40多部大巴,重点对云南、四川等劳务聚集地,派车将员工接到企业。”曾剑伟说,目前已接到员工4000多人。

“针对此次疫情,公司迅速反应,大年初一就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订购一批口罩,后期由于库存不足,便向当地工信部门申请,从工信部门介绍的口罩厂家订购口罩。”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宪生说,公司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厂区消杀毒,员工检测体温、佩戴口罩等。

“公司大米包装袋原来是浙江的厂家供应给我们,受到疫情影响,他们还没复工,因此大米包装袋紧缺。”莆田市利源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国森说,所幸涵江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协调当地一家生产包装袋的工厂加急生产一批包装袋,缓解了大米包装袋紧缺的问题。现在工厂已经慢慢进入到正常生产状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