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湖北乡亲在莆务工:买了近千个口罩寄回老家抗疫

2020-03-04 13:55  王龙风 杨超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熊青松在房间里淘米做饭


东南网莆田3月4日讯(本网记者 王龙风 杨超斌 文/图)熊青松来自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今年31岁的他已经在莆田打工十多年了。春节回老家过年是他每年固定的日程安排。今年春节前夕,他也做好了回家过年的计划,结果碰上了“随州封城”而不得不留在了莆田。

熊青松只身一人在莆田做油漆工。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时,他便忙着到处讨要工钱,打算把工钱都讨到了,就立马回家过年。大年三十这天,他总算把所有的工钱都讨回来了,期待着大年初一出发回家。他的老家有父亲和一个7岁半的孩子在等着他回去。

可就在大年三十这天,湖北省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办公室发布“封城”公告,自1月24日(大年三十)24时起,随州市区公交、长途客运暂停运营;高铁站、火车站离开和到达随州市通道暂时关闭。“我那时候看到这个消息时很惊讶,老家的疫情都已经严重到要封城的地步了。”回不了老家,熊青松的心情非常沮丧。

熊青松在新度镇上租了一间房居住。因也无事可做,他便把自己关在房门内,除了睡觉就是刷着手机看新闻。而也正是新闻信息看得越多,让他越清楚老家的疫情形势的严重性。

有时憋房间里太久了,熊青松会到旁边空地上晒一会太阳

“真的很佩服那些医护人员,在我们打工的看来,这时候可能给我多少钱都不一定愿意去干。”熊青松说,新闻里的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给他的触动非常大。得知老家口罩已经紧缺后,熊青松一下从床上蹦起来,出门去收集口罩。他觉得这时候,自己应该为老家那边做些事情。

那时候,莆田市面上的口罩也已经开始供应紧张。因为做油漆工需要戴口罩的缘故,熊青松知道除了药店外,一些建材店也可以买到口罩。大年初一那天,他骑着电动车跑了不少地方,最终收集购买到了近千个口罩。大年初二,他就通过物流给姐姐寄去了900个口罩。“寄出去的时候,我就叮嘱我姐说,收到口罩后,一定要拿去分给大家用,不要自己屯着。”熊青松说。

隔了一天,口罩便被送到了广水。但是因为到处道路管制,快递员无法配送上门。那段时间,熊青松每天都要催问物流公司了解情况,但每次都很无奈,“好在有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姐夫,最后将口罩从快递网点取了回去,一时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那时,熊青松自己手里剩余近百个口罩,但只要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反映缺口罩,他便会主动送上几个。“本来我也不懂口罩的等级质量知识,上网看了以后,自己倒水做简单实验才晓得一些。”一次,熊青松去一家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时,看到收银员带着棉布口罩,便上前“科普”口罩知识,而且还特地从租住处拿了几个到超市送给收银员。

熊青松手里的口罩没几天功夫便被送得差不多了。慷慨大方的他,对自己却很吝啬,一个口罩能够戴一星期以上的时间。“我没什么事,几乎不出门,这样就可以节约口罩,更多的人就能够有口罩了。”

“家里只有父亲带着孩子,父亲爱赶集,防护意识不强,看到家乡封城封路后,我反而对父亲和孩子的安全更加放心一些。”熊青松说,对于家人,这段时间他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看看孩子,叮嘱父亲不要出门,“只有家人没事,我才安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