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金牌调解员:专治“鸡毛蒜皮” 疫期调解不停歇

2020-05-13 17:30  杨超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姿生前往陈先生家中调解(林姿生 供图)

纠纷引红脸 当好沟通润滑剂

林姿生能够快速解决纠纷不仅依托于她7年的调解经验,更得益于她近20年扎根流动人口登记岗位,与群众结下的深刻情谊。如今,阿妹、小林、姿生等“爱称”都是她的代名词。

“其实,现在社区之内的调解事件大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些小事,经常让双方吵红了脸。”林姿生表示,人民调解更多的不是做一个“大人”,而是成为矛盾双方沟通的润滑剂。

“那天五点多的时候,老陈打电话给我,整个人说话都气呼呼的。”林姿生在接到居民陈先生的电话后,冒雨来到了现场。原来,陈先生隔壁商铺的墙根地面上,裂开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大洞,对房屋结构以及日常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恰逢隔壁店铺正在装修,陈先生就希望借此机会让店铺的房东一起缝补一番。结果,店铺老板以自己只是承租为由,拒绝提供远在异地房东的联系方式。于是,陈先生大动肝火,向林姿生寻求帮助。

林姿生到达现场,马上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分别对双方进行调解。“老陈呀,你也别生气,我帮你去问。”“老板,你也别担心,房东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来沟通。”林姿生打通了房东的电话,很快就说服了房东,由房东出资,商家出力,填补坑洞,消除了隐患,解决了纠纷。

“我们社区很少会发生什么大事,日常工作就是调解居民一些‘鸡毛蒜皮’的摩擦。”林姿生说,做群众的调解工作,一定要快速到达现场,防止事情发酵,然后慢慢调解,引导群众放松心情,最后磨出一个公平的、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一快一慢”,这就是林姿生自己琢磨出的调解经验。

“调解完老陈的事情,他给我发了一条感谢信。通过调解,我收获了群众的友情,这让我对人民调解这份工作充满了自豪。”林姿生开心地笑道。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