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在莆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2020-05-23 08:58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5月20日,本报头版头条刊载了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个个生动的扶贫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要更加坚定信心,以奋斗为底色,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看了《习近平的扶贫故事》,我感触很深的是,早在梁家河插队时,他为了让乡亲们‘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而不懈努力。”仙游县园庄镇四级主任科员林雪萍表示,这是最朴素真切的为民情怀,也是为民谋幸福的坚定担当。如今,人们的生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军令状正逐步兑现,群众的愿望从吃饱饭到有更多美好的期盼。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要落到细处,摸清每户群众致贫的原因;落到深处,因人因地精准施策帮扶到位;落到实处,让每个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当前,园庄镇正在开展精准脱贫“百日提升”攻坚战,努力在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习近平的扶贫故事》里讲到,习近平总书记走基层、入农户、看真贫,时刻牵挂着贫困群众。这让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海滨深受鼓舞。他说,百姓无小事,习总书记的每一个扶贫故事真正“扶”到群众心坎上。必须用心、用情、用脑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身为第五批福建海事局派驻村第一书记,赵海滨把扶贫使命扛在肩上,带领村民盘活集体闲置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通过引导村民办本村素食、水库鱼等特色餐饮和农家乐,流转荒地用以建设“扶贫农场”,增加村民收入也促进村集体增收。

就读宁德师范学院大三的陈哲宇,是郊尾镇郊尾社区人。“这篇报道中的许多细节让我感动。”陈哲宇说,习总书记扶贫的脚步遍布贫困地区,跋山涉水来到贫困户家中看望,了解真实的情况,并予以真切的扶持。陈哲宇表示,他正是诸多扶贫政策的受益者,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家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因病无法劳作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生活有了保障,他也得以坚持学业,心无旁骛学习成长。(湄洲日报记者 许爱琼)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