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推进片区改造项目

2020-07-06 21:34  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党员干部在指挥部工作

成立临时党支部

项目各项工作同步进行

据介绍,沟头片区位于木兰溪畔,共涉及三个居委会,征迁户1519户,人口5000多人,企业2家,总用地面积约499.8亩,征迁建筑总面积约56.69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经营性用房)面积约2万平方米。该片区原为城乡结合部,大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属于砖木、砖混结构。由于年代久远,房屋结构和缆线杂乱老化,加上地势低洼,道路交通堵塞等现象严重,天热怕火灾,下雨怕塌房,安全隐患极大;且早期管网未纳入规划建设,生活污水收集不到位,流经的北渠河道水质一直不够稳定,提升难度大,群众对改造的呼声高。对此,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2012年就启动改造前的摸底工作,但由于片区房屋密度高,可拍卖土地少,征迁成本大,资金难以平衡等原因,一直搁置至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里号召,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大力推进木兰溪畔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调研,帮助解决片区规划指标、资金平衡、开发运作等方面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4月28日正式启动实施沟头片区的改造项目。在项目启动的同时,项目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同步成立,抽调区直党员干部14人,街道办精干力量28人,所有人员马上到位,就立即下沉一线开展各项工作。”陈元兴介绍,项目启动当天,签约认定、交房、拆房等工作就同步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作我们是做在前的。”陈元兴说,2012年就已经对片区房屋丈量完成摸底;在正式启动征迁前一个星期,即4月21号,街道办的党员干部就纷纷入户宣传棚户区改造项目,动员群众尽快配合征迁工作。在项目启动当天,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在尚未认定的情况下将自家房屋拆掉,给群众表明立场:该片区确实要进行改造了!

“也正是有这些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才有目前99%签约认定和60%房屋拆除的成果。”陈元兴表示,自项目启动开始,指挥部就喊出“奋战一百天,旧貌换新颜”的口号,如今只需50天便能完成征迁工作,这与项目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探索出“12345”工作法不无关系。

“12345”工作法即紧盯“奋战一百天,旧貌换新颜”一个目标,集中全区之力,抽调区、街道、居委会三级干部近百人,白天丈量核对,晚上签约确认,节日不放假,快速推进项目征迁;实行“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双轮驱动,充分发挥项目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在征迁工作中的“红色引擎”作用,走在前、干在前,引导征迁力量攻坚在一线;坚持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坚持与帮扶弱势群体相结合,坚持与消除安全隐患相结合,统筹解决信访涉及征地、邻里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利用闲置的农贸市场建设公房解决78户老弱病残群体临时过渡问题,解决低洼地水隐患、消防火隐患、房屋结构安全隐患等问题;做到“边办手续、边面积确认、边交房、边拆房”四个征迁环节同步进行,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每天一梳理、一汇报、一协调、一汇总、一排名“五个一机制”,做到问题日清不过夜,通过党员与党员比,组与组比,社区与社区比,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做到统一政策、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做法“五个统一”,做到“一碗水端平”,确保阳光征迁。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