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修复“沙场”焕新颜 村民家门口就业

2020-08-27 18: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c2d660617ace2bae79168a6e12c15acb,540,650

工人在花田里忙碌劳作(城厢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莆田8月27日讯 日前,莆田城厢区华亭镇遇花缘园艺南湖基地里,分散着在花田里忙碌劳作的工人们。当地村民林金美正打开开关,给一茬茬新栽种的凤尾幼苗等喷淋,让它们吮吸着“甘霖雨露”成长。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华亭镇南湖村南乾自然村,原为占地面积43.7亩的洗沙场。去年,华亭镇会同城厢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取缔该处洗沙场后,通过平整、复垦,种植花生和番薯改良土壤,将这片土地如数交还给村民自行管理。

因多年未种植,土地贫瘠,栽种的农作物收成不理想。今年7月初,该村与遇花缘园艺公司签订土地统一流转协议,由该公司从村民手中接过这一片50亩的流转土地,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基地已种植多头鸡冠、凤尾、孔雀草、香彩雀、樱桃红等草本花卉100万株。“这种土地流转既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又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还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有了双份的收入,是他们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土地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共赢新路子。”该村副主任蒲福查深有感触地说。

据悉,该花卉基地聘请高校大学生作为技术指导,并聘请总负责人林金美作为管理。后期还将增加品种数量,扩大种植面积。基地聘用的工人,负责浇水,施肥,打药,拔草,摘心等。花卉基地的务工人员全部来自南湖村,像林金美这样的“50”“60”人员有30余名,其中有2名是贫困户。花卉基地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脱贫,走上“花样”致富之路。(城厢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