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找准“症结”解开“心结” 莆田警方化解信访积案133件

2021-02-26 11:45  林剑冰 孙卫锋 金晶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2月26日讯(通讯员 林剑冰 孙卫锋 本网记者 金晶晶)“感谢民警同志帮我追回大部分经济损失,往后我们可以过安心日子了。”春节前,来自莆田湄洲岛的信访群众曾女士走进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向办案民警赠送了一面锦旗,还当场在息访息诉书上签了字。

十年来,曾女士的儿子因为投资项目,被人以虚假协议骗去项目中介费93万元。自2018年以来,曾氏母子屡屡重信重访,疲于舟车劳顿之苦。春节前,莆田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文荣先后2次接访她,认真听诉求、定措施。荔城分局局长潘玉森组织调查专班攻坚克难,帮助她追回了大部分经济损失。

莆田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一把手与信访群众面对面,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合法合理诉求,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莆田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公安信访突出问题,是反映社情民意和公安执法水平的“晴雨表”。长期以来,有的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工作流程不熟悉不了解,热衷信“访”不信“法”。有的民警慢作为不作为,造成案件办理存在瑕疵,导致“案结事不了”。这些突出问题引发的重信重访,既牵扯了公安机关的大量精力,也损害了队伍形象。

2020年11月,莆田市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开展了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百日会战”,采取超常规措施“削存量、控增量、堵源头”,主动回应解决一批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也把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从繁重的处访压力中解脱出来,更有力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莆田市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当好“冲锋员”“标杆警”,带头开门接访,主动包片督导,逐案听取汇报。各级各部门领导“挂钩包案”,落实“制定方案、约访回访、调查核实、协调沟通”的全链条息访息诉措施。据统计,攻坚化解中,莆田市公安机关班子成员共接访约访270余人次。

找准“症结”,解开“心结”。 莆田市公安机关坚持分类化解、内外联动,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对属于案件未破、嫌犯在逃的,集中侦查资源,全力破案攻坚。对公安机关有较大抵触情况、不接受处理规定的信访人,上门走访沟通,积极释疑解惑。对符合司法救助标准的信访人,依法依规帮助申领救助补助,解决信访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

截至2月23日,莆田市公安机关“点对点”化解各类信访积案133件,从中追破案件13起,追赃挽损101万元,申请司法救助和筹集困难补助203.7万元,发放到位161万元,一批信访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公安机关落实“初访即终访”的工作思路,加大信访突出问题的源头治理,对初信初访快办快结,不留“尾巴”。同时,加强前端管控,系紧“法结”。一方面,由莆田市公安局法制部门牵头开展案件评查,堵塞执法漏洞。另一方面,依法依规打击处理缠访闹访、以访要挟的“专业户”2起3人次,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切实维护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