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网络征集 > 人物 > 正文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网络征集 > 人物 > 正文 |
2021-04-16 15:42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两座小山像一张沙发椅两端的靠手垫,村前仅有一条狭窄的田间小路,前面又有一座小山丘……爷爷告诉我,这是老家东坑自然村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的样子。因地貌奇特而偏僻,是天然的革命堡垒,老家成为莆田革命活动的首选之一。 从小我就听爷爷康金祥讲革命故事,只要一提到家庭史,爷爷总有说不完的话。如今,讲故事的人把红色故事传承给他膝下的儿孙们,从高祖母、曾祖父、爷爷、父亲再传到我,康家五代党员的故事,也在莆田当地传为佳话。时光虽逝、初心不改,革命精神永恒。 “干革命就来我家吧!” “爷爷,这个烤红薯你先吃!”“嗯,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我们就你这么大那会,单就这么一个红薯,你高祖母都是要我们几个兄弟先分着吃,就怕我们一时贪吃,把留给革命者的粮食都吃了!”爷爷闻着手上的烤红薯,思绪渐渐飘到那久远的革命年代。 康金祥(中)给子孙后辈讲述红色革命故事 “放下,不许吃,等客人先吃完!”爷爷清晰地记得那一次被曾祖父训斥的场景。小时候,每天一到三餐,曾祖父总把爷爷几个兄弟赶进房间,让革命者先吃。孩子们只好躲在门后面,听着外面的动静,期待客人们快点吃完。这时,慈祥有爱的高祖母,也从不护着嘴馋的孙子们,她跟曾祖父达成一致意见——为党和人民服务,就是先服务好这些革命英雄。 高祖母本名温顺治,因出生在莆田城里安福村,人称“安福嫂”。热心肠的高祖母辛勤耕作祖上遗留下来的27亩薄地,经常扶贫济困,颇受当地群众敬重。她从小在城里长大,思想进步,看到国民党反动派肆意杀戮和压迫群众,深恶痛绝,不仅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花在革命事业上,还引领两个儿子,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康梅和曾祖叔康全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曾祖叔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被国家评定为烈士。 爷爷告诉我,一家人的满腔革命热血就是从高祖母开始一代代传承下来。高祖母带着子孙为革命所作出的牺牲,是一部悲壮的革命史,在峥嵘岁月中,他们负重前行。 “我家在忠门东坑村,那里比较偏僻,干革命就来我家吧。”在那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思想觉悟高、革命立场坚定的高祖母就主动跟地下党组织提出,愿意为党服务。 之后,高祖母家便成为莆田沿海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主要联络站之一,地下党的领导人和游击队伍常驻在高祖母家中。 秀屿区月塘乡东坑联络站旧址 1930年至1940年间,许多地下党领导人陆陆续续出入高祖母家,国民党密探曾问高祖母:“这些人是何方客人?”高祖母答:“都是我城里娘家的侄孙。”无论国民党如何旁敲侧击,高祖母总有办法应付。 据今年95岁高龄的爷爷回忆,在他7岁那年,一心向党靠拢的高祖母终于实现了梦想,地下党组织找她谈话,同意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没有华丽的语言,勤劳淳朴、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的高祖母用她的行动影响着家里人。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随时有流血牺牲的危险。但是,意志坚定的高祖母仍然鼓励曾祖父入党,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中去。 在靠土地为生的年代,高祖母为营救曾祖父,不仅忍痛多次卖掉自家土地,还曾含泪卖掉她唯一的孙女康养治(我的姑婆),当时她才16岁。 那些弥漫白色恐怖的日子里,高祖母面对家庭一次又一次被围剿,家产一次又一次被洗劫,亲人一个又一个被残杀,心如刀割,肺如箭穿。但她的意志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 “跟党走,把革命进行到底” 在高祖母的引领下,曾祖父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他育有六男一女,第三和第六个儿子在国民党围剿中不幸夭折,剩余的孩子都走上革命道路,爷爷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曾祖父要求所有子女:“再苦,都要读书,跟党走,把革命进行到底。” 康梅像 就像高祖母鼓励曾祖父一样,不畏牺牲勇于担当的曾祖父鼓励一家人入党,为党作贡献。曾祖父的大儿子康金水、二儿子康金道、堂弟康亚开、侄女“后庄妹”,还有我爷爷康金祥等相继入党。 康金水(前排右五) 爷爷曾回忆,《潜伏》的故事就曾在我们家发生过。 有一天,祖二伯康金道匆匆忙忙赶回家,向家里作了交代:“我奉组织命令,隐姓埋名,不要找我。”“放心去吧!一定要听党的话。”高祖母、曾祖父都给予万分支持,含泪与他告别。 祖二伯化名“张国强”“康国强”等,多次参加革命秘密活动,后在史称“东吴事件”中身中六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被评为烈士。 为了支持革命,坚强的曾祖父不止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自从鼓励家人入党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 在国民党反动派反共行动进入高潮的时期,他们肆意围剿、捕杀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及其家属。“张国强”与曾祖父的关系泄露后,曾祖父不幸被捕,在监狱的45天,敌人用尽惨无人道的酷刑,灌辣椒水、电刑、火烙……“康家都是姓康的,没有姓张的。”已是花甲之年的曾祖父忍受住所有的屈辱和悲痛,始终就这一句话,坚定地保守党的秘密。 在战争年代,曾祖父向我们后代深刻诠释了合格共产党员所具有的坚强不屈、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 后来,为保护革命者,维护革命顺利进行,曾祖父迫不得已带着一家人过起了东躲西藏的日子。那段有家不能回的惨痛经历,爷爷至今记忆犹新。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曾祖父家虽然屡遭劫难,但他对革命还是一如既往,毫不退却。他无时无刻不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传递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从高祖母到曾祖父,再到爷爷辈,三代革命者都怀着赤诚的心,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为革命倾家荡产,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他们留下的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康家生活贫困潦倒,但曾祖父从不埋怨。到了晚年,他胃病严重,没钱买药治疗,就让孙子坐在他肚子上压疼痛。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给组织添麻烦。”简短朴素的七个字,尽显了大丈夫的气魄与担当。 20世纪50年代,政府要安排爷爷到供销社上班,考虑到国家经济困难,爷爷主动放弃。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善良淳朴的爷爷向组织汇报,因高祖母、曾祖父年龄大了,要在家种地,给他们养老。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爷爷继承了曾祖父身上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他说:“和平年代,在哪都能为人民服务。” 闽中游击队老同志庆祝新中国成立暨莆田解放60周年座谈会合影,第三排左一为康金祥 在爷爷的悉心照料下,高祖母和曾祖父两位老人都安度了晚年。1951年,高祖母在家病逝,享年80岁。这位老共产党员,带着深厚的革命情怀,默默地走完她饱经沧桑的革命人生。 1962年,曾祖父在家病逝,享年71岁。开追悼会那天,200多人前来吊唁。曾经在闽中革命根据地工作过的领导人黄国璋、林汝楠、苏华联名送来一对挽联:“康梅同志革命精神宛在。” 苏华同志于1986年7月在莆田党组织建立六十周年报告会上的讲话中也说道:“在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莆田城区英龙街黄国璋同志一家、忠门乡东坑村康梅一家……这些普普通通的群众,能始终跟着党,为革命默默地作出了牺牲。” 在祖辈们为党为革命牺牲精神的影响下,我的父亲康丹霖也始终对党和人民讲奉献、勇担当、善作为。 父亲1976年起在教育系统一线工作。有一天,读小学的我放学后在父亲办公室做作业,等父亲学校开完会一起回家。作业做到一半,刚好生字簿用完了。看到父亲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尚未发放给学生的生字簿,我随手就拿了一本先用。“谁让你拿这个本子的?这个房间所有的本子都是学校的,你一本都不许拿!这一毛钱,你马上拿去小卖部买一本放回去。”会后发现我用了桌上的本子,父亲脸色大变,严厉斥责,我顿时无地自容。 “为党和人民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不能有一分私心,更不能想着占公家便宜。”回到家后,想着父亲平日里的谆谆教诲,我诚恳地向父亲道歉,并保证下不为例。 父亲曾连续三年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当地大批失学女青年进行夜校授课,从不收学员的辅导费。 “先不说你不收钱还自己倒贴水电费,就你这样天天累到这么晚,身体也吃不消啊!”记忆中,母亲偶尔也会心疼地抱怨几句。父亲只会笑笑说:“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有没有价值。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要不怕苦、不怕累,多干工作、多作贡献、多出业绩。” 迈入新时代,长辈们时常叮嘱我们:“不要老是记着自己是烈士的后代,我们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更不能向组织讨价要价。” 2005年和2015年,爷爷康金祥作为家属代表,分别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各一枚。 每当看到这两枚勋章,爷爷总是眼中含泪,不忘提醒我们:“勋章是荣誉,也是鞭策,我们要牢记党恩听党话,踏踏实实为党和人民服务,报效祖国。” 红色家风和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而自豪。如今我也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光荣入党。今后,我一定要把红色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厚植家国情怀,踏踏实实为党和人民服务,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口述:康智敏(温顺治玄孙女,莆田市秀屿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师) (莆田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供稿/图)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