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2021-07-07 17:06 吴炳端 吴振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莆田7月7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通讯员 吴振凯)新县镇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外度水库的上游,辖区内的河流水质直接影响到涵江区的饮水安全。为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优化新县镇河流水生态环境,营造干净整洁的河湖环境,新县镇多措并举,提升辖区水质,为下游水库提供良好水源。 严抓养殖,水库成风景 “今年来,我镇举全镇之力打好流域水质翻身战,对禁养区、限养区的养殖场,采取‘劝、改、拆’三举措进行综合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取缔反弹复建养殖户,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同时开展常态化监管,落实‘村周巡查、镇月检查’机制,巩固成效。”新县镇副镇长林竞介绍。 2021年新县镇共组织养殖场执法4次,出动挖机等设备拆除养殖场26场次、面积约2960平方米;关停取缔养殖场8场,面积约620平方米,为萩芦溪流域治理打了一剂强心针,有力遏制了畜禽养殖“抬头”趋势,确保辖区内河流水质。 强化宣传,干群共治水 为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形成长效机制,新县镇还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治水模式,引导群众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推广12314水利监督服务平台,12369环保举报热线,鼓励全民参与监管,增强群众护水意识;同时创新宣传模式,发布典型案例以案促改,引导群众自查自纠、自发整改、严防反弹。 “治水离不开村民的支持与参与,唯有做到全民齐治水,才能真正实现改善流域水质的目标。”新县镇河长办工作人员说。河湖长制推行以来,新县镇把驻点直联、入户走访和河道巡查结合起来,在交流中增强群众的护河意识,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到水环境保护行动中去。 多方参与,共守家乡河 新县镇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吸纳民间“掌门人”参与其中,推广民间河长、志愿河长等模式。“他们住在河岸边,每天看着河、用着水,一旦水质发生改变,随时随地报告,及时保护好水生态环境,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新县镇河长办工作人员表示。 下一步,新县镇将以整治促提升,以生态优引产业优,继续组织养殖场执法,干群齐心护水,同时进一步推广民间河长、志愿河长等模式,切实改善萩芦溪流域水质,选准切入点、找准节骨眼,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确保河湖长制落实到位。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