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善情”集智集善集力 助残法援为残疾人发“声”

2021-07-10 14:07  章逸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5c1861447c4f5fcd68f8a543ba28bb59

助残志愿者律师为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法律咨询

东南网莆田7月10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章逸琳 文/图)“麻烦您了,真的非常感谢。”在“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一名聋哑残疾人的家属握住律师的手说道。

原来,7月9日下午,该中心接待了一名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法律咨询,在得到专业的法律解答后,家属对工作人员和律师表示感谢。

当日上午,该名残疾人与其家属来到“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求助者家属表示,近日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因担心自己涉嫌交通肇事,多方咨询后来到服务中心,希望能够安排律师提供法律咨询。

工作人员在了解了求助者的需求后,迅速通过“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云平台对该情况进行登记,经过志愿服务派单,当即约定好助残志愿者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志愿者安排得如此迅速归功于“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云平台集约、高效的特性,工作人员收集录入社会助残资源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统计、登记造册、科学分类,再根据残疾人生活服务需求,通过平台呼叫、预约和派单,实现需求和服务精准高效对接。

下午,助残志愿者李德力律师到场后详细了解了事故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对其进行解答,最终残疾人及其家属在了解完相关法律法规和律师建议后满意离开。

“‘莆善行’智能助残服务中心建立以来,我们全市残疾人有各种服务需求,可以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咨询,与我们专业的助残志愿者够精准高效地对接,实现最快地解决残疾人的服务需求问题。”莆田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谢国林说道。

据悉,这是“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接受的首起残疾人法律咨询。莆田市残联积极融入“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工作,结合闽善行便民“15分钟”志愿服务点,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助残服务体系,集智、集善、集力为服务残疾人群体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精准康复服务、上门评残服务、知识培训服务、生活关怀服务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并推动各项服务常态化开展,帮助广大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参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和质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