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埔柳村: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美丽家园

2021-11-19 17:10  许颖 李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蓉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11月19日讯(通讯员 许颖 李玲 文/图)秋冬时节,漫步在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干净整洁的环村步道上,只见一排排依山傍水的红瓦白墙民居错落有致,一个个产业项目欣欣向荣,一道道田埂瓜果飘香……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埔柳交通站旧址

位于埔柳村西山半山麓的兰亭寺旁,一块写有“埔柳交通站旧址”的告示牌十分醒目。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埔柳村地下交通员交换情报的重要地点。目前,寺内还保存着一些重要的革命遗迹遗物。1981年,该寺被列为莆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看似平淡无奇的寺庙背后,却承载着一段段光芒如炬的革命历程。

“当时,埔柳村是通往常太、仙游的重要交通枢纽地,闽中革命地下游击队就在兰亭寺设置地下交通站,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67岁的村民杨荣宗从祖辈口口相传中得知,当时地下通讯员杨寿连以寺庙和尚身份隐秘在兰亭寺,村民林阿磊与杨寿连单线联络,他们多次为中共莆田地方党组织安全传递情报。

作为革命老区村,埔柳村这个受过红色洗礼的小村庄,如今正焕发着新机。在连任3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金山的带领下,埔柳村重点围绕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以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这个曾经治理短板多、难题多的典型农村,已被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这些年,我们村变化太大了。”村民杨雪萍说,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垃圾随处可见,污水直排马路。村道没有路灯,到了晚上黑漆漆的,大家都不愿意出门。

如今,曾经臭气熏天的西湖溪脱去了黑臭外衣,焕发出美丽容颜,河道沿岸绿草如茵,常有白鹭栖息水边;在村道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踱步,天真的孩子们嬉戏打闹;乡愁记忆馆前,村民在树荫下休憩,唠嗑的,下象棋的,好不热闹。

埔柳村村容村貌

杨金山介绍说,近年来,埔柳村围绕“路平、灯亮、水清、地绿”的目标,加大村庄绿化整治力度。硬化华五线埔柳下铁灶段700米、西湖溪两侧河道2.2公里,架设近百盏路灯,整治村部至张金钗之路两边沟渠;开展卫生改厕、畜禽养殖整治等工作,配备专业保洁人员,安装新型太阳能分类垃圾箱。通过推进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丽乡村。

与此同时,埔柳村还建成了城厢区民俗纪念馆、税苑公园、紫藤长廊、花果采摘园等,逐步形成集采摘、购物、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精品“一日游”线路。该村先后举办杨梅、龙眼、桑葚等采摘节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给我们采摘园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埔柳村休闲农业产业基地负责人杨金柏说。

走进埔柳村占地30余亩的兰花种植基地,眼前一盆盆整齐摆放的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绿意盎然。这片兰花海不仅为市场供应了优质产品,也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花”。“多亏了兰花基地,我们在家门口就业,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基地种植工人翁钦程脸上洋溢着喜悦。据悉,该基地共为村里3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每天收入上百元。

种植基地

近些年,埔柳村立足本村花卉产业的优势资源,实施村集体土地流转700多亩,引进绿丰园艺、遇花缘园艺、瑞园果蔬等企业进驻,逐步建成一个集花卉贸易、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农业园区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部分区域已投产使用。

“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既让群众能获得租金收入,也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埔柳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建鹰表示,埔柳村将把红色堡垒从交通站扩大到田间地头,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转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