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打造“绿盈乡村”

2021-12-31 15:50  王志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蓉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华亭镇五云村村容村貌

东南网莆田12月31日讯(通讯员 王志强 文/图)走进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扑面而来的是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水面上不时有成群白鹭低飞,沿溪还可以看见三角梅、茶花等冒芽绽放,溪道上成排木栈道更是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散步运动的“打卡点”。

“我从小就生长在这里,亲身见证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变。”五云村党支部书记林神威告诉记者,20年前,黑臭污水直排“溪流”,垃圾成堆发臭无人问津,过住人们对此司空见惯。如今,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这得益于近年来,城厢区实施农村生态污染防治保卫战,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据悉,该村率先在全区完成“三根管”污水纳污接管,建立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机制,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跻身高级版“绿盈乡村”行列。

五云村依托自然环境优势,主推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和农产品种植、加工。村民们纷纷表示,村里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村集体的收入也增加了。

华亭镇五云村村容村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村庄“金色”名片。近年来,城厢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两山论”发展理念,立足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修缮为重点,以绿为底绘发展,多浇发展经济“养分”,深耕生态融合“水分”,输送辐射带动“双驱”,充分发挥生态云平台,努力探索实践、打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厢样本”。

“结合产业发展、地域特色,把‘山水田园’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区域发展情况、历史文化特征、地域地理特色,打造出符合文化内涵,特色元素‘绿盈乡村’范本,让市民瞅得见风情、记得住乡愁、来宾看得见文化、感受得到历史。”城厢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陈金洪表示。

自开展“绿盈乡村”创建以来,该区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为契机,在2019年-2020年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补助的37个为民办实事村,全面开展“绿盈乡村”创建工作。全面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户厕改造覆盖面、生活垃圾处置场所等项目,在诠释农村生态文化制度看的懂、用得着、管得住的规划理念;树立一批又一批的“试点村”“样板村”,为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实践工作,打造美丽“田园风”提供了生动范本。同时,采取“全面、规范、有序”的方法、步骤,以创彰文,丰富人文、历史、风俗融为一体内涵,大力挖掘古民居、传统村落内涵、丰厚文化积淀、形成各俱特色的建筑风貌,到处可见群众欢迎的“亲民河、景观河、生态河”,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高起点做强顶层总设计。该区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原则,以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改造进行集中连片分批次打造,力求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进行周而全的修缮保护,按照原有的建筑格调,促进建筑比例协调,延续特色村落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自然山水环境。

巧融资做好筹资大文章。该区聚焦“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该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广纳财、巧融资,充分调动镇村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高级版“绿盈乡村”给予资金补助。

陈金洪说,城厢区现有村庄数为93个,截止目前,全区已完成创建“绿盈乡村”84个,其中初级版42个、中级版37个、高级版5个,累计占比90.3%,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