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2022-04-12 14:57 张步雄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莆田4月12日讯(通讯员 张步雄)近年来,莆田市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构建“11233N”网络型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即建设1个生态绿心,1条生态主带,2道生态半环,3大生态片区,3条生态梯度轴,N个重要生态斑块,不断探索创新自然资源管理利用方式。 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围绕荔林水乡特色,建设1个生态绿心,发挥行洪、引水、排水、蓄水等水文调节功能,提升城区防涝排水、水体自净、生态保育能力;同时发挥城市生物岛功能,强化河网“海绵优势”,构建“一心吐纳,三脉共生”格局(水脉、绿脉、文脉)。逐步达成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以及海峡西岸滨海文化旅游度假胜地建设目标,打造“慢城”景观生态休闲中心。 为实现形成水景观、美化水环境、打造水名片的目标,该局坚持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水利规划、建设全过程,以木兰溪干流为主轴,串联木兰溪上游、城市绿心、兴化湾河口,涵盖延寿溪、龙华溪、柴桥头溪等骨干支流河网,建设生态示范带,使其成为展示莆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同时,莆田市自然资源局构建以北部戴云山系山脊为主体,联结壶公山、凤凰山、天马山、九华山、襄山山脊为面向台湾海峡的陆域生态半环,勘界定线,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保护莆田市山林特色风貌,维护莆田城市天际线。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持海陆大气循环,提升莆田生态、宜居水平,莆田市自然资源局着力构建3大生态片区。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区作为莆田“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主体区和市域自然保护地的集中分布区。中南部安全生态提质区加快生态安全提质,保障市域城乡高强度人类活动,增强莆田城乡建设发展韧性,确保莆田市域国土空间安全。南部海洋生态红线区和保育区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障海洋生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自然资源局还构建了以莆田市域西部、中部、东部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机组合的大陆架及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生态梯度轴。3条生态梯度轴以山地-丘岗-平原-湾区-海岛-海域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是维持莆田市山海林城风貌、维持海陆大气循环、打造莆田城市天际线的关键轴。 此外,该局高度重视莆田山林农田基质中生态斑块的建设工作,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工作开展以来,建成了具有荔城水乡特色的市域天际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乡村生态旅游区,不断向着建设“宜业宜商宜居”莆田的宏伟目标扬鞭奋进。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