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沉浸式生态普法 莆田涵江法院巡回法庭开到生态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www.fjsen.com 2024-06-05 16:02:21  章逸琳 徐滨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巡回法庭

东南网莆田6月5日讯(本网记者 章逸琳 通讯员 徐滨 文/图)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为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4日,涵江法院将一起非法狩猎刑事案件庭审,开到蓝色海湾·木兰溪流域(暨入海口)生态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据介绍,被告人胡某使用禁用工具诱捕器和禁用方法捕鸟网上山猎捕三只画眉鸟,欲带回家饲养,在下山途中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经鉴定,被告人胡某捕获的三只鸟属于雀形目噪鹃科画眉,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价值人民币1.5万元。检察机关以胡某行为涉嫌非法狩猎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法庭辩论环节结束后,庭审引入法庭教育环节。“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湿地作为生物繁衍栖息的重要场所,受到国家法律严格保护,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野生动物、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切勿因个人爱好、利益触犯法律红线。”主审法官钱丽君说。

法庭教育后,被告人当庭签订并宣读《承诺书》,表示将以亲身经历向同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保护珍稀鸟类,努力做一名“环保卫士”。

旁听群众纷纷表示,法官把法庭开到老百姓身边,让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庭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以案为戒,拒绝狩猎、买卖、食用野生动物,不能有侥幸心理,自觉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好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金晶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