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今年上半年 莆田仙游接待游客310.32万人次 比增12.3%
www.fjsen.com 2025-09-30 12:17:36  卢建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九鲤飞瀑

东南网莆田9月30日讯(卢建伟 文/图)近年来,莆田市仙游县把文旅经济产业列入九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以“接二连三带一”发展格局为引领,围绕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着力加快建设仙游北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示范带,做好“仙”字文章,打响“有一种旅游叫仙游”的福建旅游新名片。

一组组亮眼数据,有力印证仙游县文旅市场的强劲活力。2024年,仙游县接待游客量达562.71万人次,比增1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82亿元,比增18.3%。2025年上半年,仙游县接待游客310.32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旅游花费26.55亿元、主要景区门票收入1465.86万元,分别比增12.3%、11.1%、31.15%。

山水共舞:九鲤飞瀑引客来

金秋时节,仙游县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八方游客。位于钟山镇的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之一,以九鲤飞瀑、冰川峡谷、千年祈梦、摩崖石刻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步入九鲤湖景区,沿途怪石嶙峋,湖面波光粼粼,瀑布从崖顶“纵身跃下”。缓行其间,步步皆景、处处含情,心随景动,任微风挟着水雾沁润心脾。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如何让游客玩得开心、满意?“九鲤湖景区在交通、卫生环境等方面提前谋划,计划安排25部旅游大巴在九鲤湖卓泉停车场免费安排接驳,并在原有保洁队伍的基础上增派保洁人员30人,在重点部位、关键路段安排卫生巡逻员,实现景区垃圾日产日清,为广大游客营造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九鲤湖管委会副主任谭常斌如是说。

在国庆、中秋假期,九鲤湖景区将举办“千年祈梦 相约九鲤”主题文旅活动,推出“溯梦廿五载·九鲤跃新程”“祈愿九梦·千年行愿”“千年匠心·非遗雅集”“千年礼赞·盛世华章(国庆主题快闪)”“九仙茶·礼待八方(免费品茶)”“乡约钟山·稻梦丰年(分会场)”六大体验活动,全方位展现仙游文化魅力。

天马村

古村焕新:田园画卷引客驻

依托仙游北部山区优越的自然、人文资源,仙游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网红乡村打卡点、露营地、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游洋镇天马村、菜溪乡象星村、钟山镇南兴村、石苍乡济川村等接连出圈。

作为山区网红打卡村,天马村因毗邻天马山而得名,因古厝而闻名,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文景观吸引一批批游客、摄影家等前来打卡、取景。村内的石门峡谷集峡谷、瀑布、奇石、田园等四大特色景观,它作为天马村的核心自然景观,与古厝群、田园风光共同构成“小桥流水人家”般的传统田园画卷,是天马古厝群区别于其他古厝的最大亮点。

“为了让天马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该村以古村落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为生态康养基地引擎,成立村级运营公司探索整村运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文创企业,打造短视频拍摄基地、摄影基地,提升古村落曝光率。”游洋镇四级主任科员、文化站负责人郭俊鑫表示,下一步,天马村将提升古厝群和石门峡谷经营业态,打造户外露营与无动力水上乐园,深化“山水天马·世外桃源”品牌建设。

石人头营地

露营潮涌:乡土文化奏新曲

当露营的流量潮水涌向乡村,一场“营地经济”与“乡土文化”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9月20日晚,以“来西苑 唱山海 庆丰收 ‘9’要嗨”为主题的2025年西苑乡村歌挑战赛在石人头营地激情开唱,来自各村的29支参赛队伍以歌为媒,在高山上唱响乡村振兴乐章,让现场露营游客沉浸式体验乡土文化。

据介绍,石人头营地位于西苑乡凤山村,依托独特花岗岩地貌形成的石人头石景开发,现有驻扎户外住宿帐篷33顶,年均接待人数约5万人次,获评省级“帐篷露营基地”。该营地以“星空露营+自然景观”为核心,可开展烧烤、火锅、围炉煮茶等活动,夜间有露天电影、篝火晚会、户外KTV等,而草坪派对、烟花秀、音乐节等活动更成为年轻游客的热门选择。

西苑乡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黄异炜表示,下一步,石人头营地将依托西苑乡“中国四季运动小镇”建设,与凤顶村、前溪村等联动,聚焦“体育+文化+旅游+康养”融合模式,推出徒步、溯溪等联动项目,助推旅游全链条提质。

从数据增长到活动创新,从古村活化到露营经济,仙游县正用文旅融合“妙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随着“仙”字品牌持续发力,这片兼具自然禀赋与文化底蕴的土地,必将吸引更多游客探寻“有一种旅游叫仙游”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金晶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