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开幕式
东南网莆田11月1日讯(胡雨薇 文/图)10月31日,以“智汇灵光,数启慈航”为主题的“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论坛”在莆田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福建、北京、海南、天津、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十多省市以及台湾地区的高校、政府研究机构、文化协会、宫庙等各类团体代表,形成两岸多地、多领域共同参与的交流格局。
论坛开幕式上,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袁锦贵从“时代使命、核心目的、深远意义”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的深刻思考。他指出,要通过VR、AI等技术打破文化传承的“时空藩篱”,使妈祖文化成为“当下的精神伙伴”。同时要将妈祖文化打造成可传播、可理解、可认同的全球文化IP,为全球文明互鉴提供“中国样本”。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建忠表示,推动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创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虽然各地近年来已借助MR、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但仍面临技术层次低、资源库建设滞后、文创IP开发不足等问题。为此,他倡议从探索新兴技术、加强平台与资源库建设、创新传播形式、打造数字化文创产品与IP、构建全球数字化传播网络等五方面发力,通过“一庙一码”、元宇宙共享平台等实现全球信众“云端共祭”。

研讨会
当天下午,论坛设置了两大分会场同步开展研讨。第一分会场聚焦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与治理。多位专家学者就社会治理、女性力量、年轻群体传播等领域的数字化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会嘉宾从信俗标准化、文化旅游资源传播、海疆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角度,为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建言献策。第二分会场聚焦技术赋能,探索IP活化新方向。与会嘉宾深入剖析了庙会观众行为、IP传播、元宇宙构建等前沿方向。围绕“双创”发展、区块链技术、地方妈祖文化传承等议题,为妈祖文化数字化创新提供了多元思路。
本次论坛通过开幕式主旨分享与两大分会场深度研讨,构建了“理论方向+实践路径”的完整交流体系。论坛既明确了打破“时空藩篱”、打造全球文化IP、构建数字孪生生态的宏观目标,又汇聚了VR/AR应用、AI传播、区块链确权、元宇宙构建等前沿实践方案,更覆盖社会治理、年轻群体传播、地方文化传承等多元场景。来自两岸多地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代表,不仅为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提供落地的“路线图”,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活态传承”,为“全球对话”,文化数字化实践注入了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