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 2025-11-10 15:03 陈玮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10日讯(本网记者 陈玮)刚刚过去的周末,莆田荔城区的夜空被音浪点燃。银河左岸音乐节两天吸引近8万观众,其中80%从外地专程赶来。这股远道而来的热情,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强劲的青春活力。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 “从北京提前一周就来了,顺便玩了湄洲岛、南少林寺。”00后乐迷小林手握音乐节票根,在非遗市集挑选莆田特色工艺品。像她这样“因演赴莆”的年轻人正成为消费新势力。携程数据显示,音乐节期间周边5公里酒店基本满房,超七成订单来自外地;卤面、红团等小吃摊位前排起长龙,6000份城市礼包迅速派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1:4.8的消费拉动比,在莆田得到生动诠释。一场音乐节,不仅激活了票务、交通、住宿等基础消费链,更让莆田鞋、非遗工艺品等特色产业找到新出口。“这几天营业额抵平时一个月。”一位非遗摊主笑言。 “票根优惠计划”打造长效留客机制 如何让短暂的音浪激荡出持久的涟漪?莆田市商务局以“一张票玩转一座城”为主题,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优惠资源,推出专属文旅礼包。持有本次音乐节门票的观众,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更能享受涵盖多领域的专属福利,体验“音乐+城市”融合带来的文旅新玩法。 全市80多家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及娱乐类商家加入“票根联盟”,为音乐节观众推出专属优惠。从舒适的住宿、地道的美食,到有趣的旅游项目、超值的购物折扣,再到丰富的娱乐体验——仅凭一张音乐节门票,就能真正实现“一张票玩转一座城”。 “从经营活动到运营城市,关键要实现流量转化。”文旅部门透露,这种“音乐+消费”跨界联动,旨在让游客对莆田文化产业产生长期兴趣,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双赢。 文商旅体融合激活消费新引擎 在上周召开的莆田市委三季度工作会议上,明确将文商旅体融合作为促消费的核心抓手。从近期的企BA、妈祖文化旅游节,到刚刚落幕的银河左岸音乐节,再到即将启幕的木兰溪马拉松,足球赛事、演艺经济、体育竞技正形成一波接一波的“接力效应”,确保城市消费热度“不降温”。 这种“接力”不仅体现在活动排期上,更体现在城市治理的协同能力中。在莆田,上下协同、左右联动的全城协作机制日益成熟。从24小时安保巡逻到免费雨衣供应,从外场美食节到交通疏导方案,每一次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都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为“留客”创造了安全、便捷、舒心的软环境。 深耕“流量运营”,撬动城市能级跃升 随着《莆田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地,这座闽中城市正以“演出+”新模式撬动消费升级。从亚太音乐节激活消费超6000万元,到银河左岸带动多链条消费,演艺经济这颗“流动的GDP”种子,已在莆田沃土中生根发芽。 音浪渐息,奔跑接续,莆田逐渐探索出一条“流量运营”的城市发展新路径,唯有将滚滚而来的人气,深耕为扎根城市的“消费留量”,这不仅是文旅融合的核心命题,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澎湃动能。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