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MAZU赋能 科技气象协同共筑莆田防灾减灾“智慧盾”
www.fjsen.com 2025-11-20 17:05:19  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湄洲岛风光

东南网莆田11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文/图)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MAZU”四个英文字母,分别对应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的首字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从妈祖到“MAZU”,如何让防灾从“被动”变“主动”?17-18日,央媒采访团来到莆田,聚焦“妈祖文化赋能气象防灾减灾”主题展开走访。

机制联动+科技赋能,筑牢海岛防灾坚固防线

近年来,莆田以“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为核心,构建起多部门协同、全链条覆盖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这一机制明确规定,气象部门需提前12小时将预报精准至县级区域、6小时细化到乡镇级别、2小时落实到村一级;与此同时,应急部门同步启动分级响应,形成闭环防控模式,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有序。

北宋年间,林默娘观天象、辨潮汐,总结出“看云识天气”的民间智慧,这是妈祖文化与气象预警的最早渊源。如今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信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每年吸引着多达7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朝拜妈祖。

“妈祖文化起源于古代预报预警与救援工作,与现代气象服务理念契合。”湄洲镇副镇长表示,在保障恶劣天气下岛民生产生活以及游客出行安全方面,湄洲岛各部门紧紧围绕“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2024年7月25日超强台风“格美”在莆田秀屿登陆为例,此次台风带来了严重的风雨影响,而“1262”机制在此次应对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湄洲镇副镇长介绍,依据气象部门提前发布的预警信息,134名区镇干部迅速下沉一线,深入11个行政村开展指导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海事部门依托先进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对异常情况实时告警,确保渔船安全锚泊、渔排人员全部上岸;同时,全镇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停运旅游观光车、公交车、北斗小蓝车,轮渡停航,全岛7个景区景点全部关闭,全方位保障人员安全。

此外,气象信息汇聚至“全市一张图”,以直观、系统、全面的方式展示气象实况、预报预警以及防御建议等信息。湄洲各部门集中力量,在智汇湄洲平台、湄洲公安景区与非景区管控平台、湄洲岛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祖庙数字管理中心平台等线上平台,开展全时段、全链路联防联巡和指挥调度工作,确保各部门响应迅速、行动统一。

“我们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全岛生活物资按照至少7天的标准储备充足到位,抢险应急物资和抢险队伍也全面到位。在游客疏散方面,安排专人服务保障留岛游客,并协调增加供水公司、供电公司、网络通信抢修人员及医护人员等29人进岛。”该副镇长表示,“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体系让湄洲岛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加从容,实现了精准、科学、高效地应对。

鲍鱼养殖基地

变“被动”为“主动”,气象科技为水产养殖构筑安全屏障

18日,在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赤哆黄金沙滩,海浪反复拍打岸边水泥海堤,溅起数米高的浪花,但岸上的莆田市海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鲍鱼育苗养殖基地内却秩序井然。管理人员魏建成盯着手机里的天气APP满脸从容地说道:“我们知道大风要来早有准备,该加固的都已经加固了,人员也全部撤上岸。”而他手机屏幕上跳动的风速数值与眼前的惊涛相互印证,这正是科技支撑下提前预警功能的生动体现。

如今,气象科技不仅能精准预报大风、气温、浪高,还能实时查询潮汐水位。这一系列功能让广大水产养殖户能够依据天气气象信息,科学规划养殖生产,使养殖业摆脱了传统“看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实现增产增收。

鲍鱼养殖

今年53岁的魏建成早年以出海捕鱼为生,过去和乡亲们全凭老辈传下的看云、观潮经验预判天气,遇到突发情况往往危险重重。如今管理养殖基地,他早已依赖科学的管理体系。魏建成介绍,鲍鱼养殖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气温、大风、潮汐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鲍鱼的生长和存活。

专业且精准的预警预报对于水产养殖产业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以鲍鱼养殖为例,在气温方面,提前知晓气温变化趋势,养殖户可以及时调整养殖水体的温度控制措施。当预报显示气温即将大幅升高时,可提前开启降温设备,避免水温过高导致鲍鱼新陈代谢加快、免疫力下降,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反之,当气温骤降时,也能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鲍鱼因低温受到冻害。

在大风预警方面,准确的风力预报能让养殖户提前做好养殖设施的加固工作。对于海上养殖平台、浮排等,提前加固可以防止在大风天气中被吹翻、损坏,保障养殖设备的完好,避免因设备损坏导致鲍鱼逃逸或死亡。同时,大风可能引发海浪增大,提前了解浪高信息,有助于养殖户合理安排人员撤离和物资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潮汐水位的实时查询和预报对于水产养殖同样至关重要。合适的潮汐水位影响着养殖水体的交换和溶氧量。通过提前掌握潮汐变化,养殖户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水体交换,保证养殖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为鲍鱼等养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此外,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操作如投放饵料、清理养殖设施等,也需要根据潮汐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养殖效率。

如今,手机里的气象APP成了魏建成的“掌中法宝”,相关部门通过多渠道发布的预警信息,让他彻底告别了“看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莆田市海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也已成为当地年产值超2亿元的水产养殖龙头企业。

莆田市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气象预报通过精准预判灾害,助力育苗场提前防控,减损增效,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避险”。

从古老的妈祖信仰到现代的“1262”机制,从渔民的经验传承到精准的科技预警,莆田市正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气象防灾减灾之路,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应对防灾减灾挑战贡献着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金晶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