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配套工程未建设 东南网莆田6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文/图)近日,莆田涵江区萩芦镇林美村村民向东南网反映,称2014年修建的湄渝高速公路贯穿林美村,截断了该村用于生活及生产灌溉的水渠,至今渠未修复,农作物灌溉得不到解决。同样,因修建湄渝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安置林美村村民的区域,房子大多已盖好,但配套设施却迟迟未开工建设,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而外面通往林美村的水泥路,也因当年修建湄渝高速公路的大型机械车辆通行,损坏严重,2015年底湄渝高速萩芦段就已经正式通车了,而被损坏的水泥路却一直未得到修复。针对上述问题,村民多方反映,却无果。 东南网记者向莆田市高速公路公司了解到,所有涉及到湄渝高速萩芦段的征迁补偿款都已预拨到涵江区湄渝高速公路征迁指挥部(以下简称“涵江区高指”)。涵江区高指负责人则表示,到目前为止已下拨1100多万元资金用于萩芦镇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但萩芦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却告诉记者,资金已全部用完,配套设施无法继续动工。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向上级部门再申请资金。 安置区污水乱排 村民:安置区配套未动工 引水渠破坏未修复 日前,东南网记者来到涵江区萩芦镇林美村,看到通往该村的水泥路已破损严重,拆迁安置区位于林美村内,只有一条土路通往。走到安置区,可以看到房屋大都已经建好并入住,但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排污管随意铺设,污水肆意排放。不远处,记者看到,湄渝高速正好从林美村蓄水塘和农田中间横穿而过,蓄水塘已经干涸,灌溉渠已无水流迹象。 林美村村民邱先生告诉记者,林美村安置区是安置湄渝高速项目涉及到征迁的地方,房屋都是由村民自建,大都已经建好,但安置区内应当配套的基础设施却迟迟未动工。“家家户户的污水只能随意排放,臭气熏天,夏天更是蚊虫滋生,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邱先生说,每到下雨天,道路泥泞,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 除了安置区配套设施未动工外,当年建设湄渝高速时,大型工程车经过村道导致村道损坏,也一直未修缮。“村道是当年村民集资硬化的,湄渝高速都通车多年了,却未见道路修复。”村民陈先生说,他们了解到莆田市高速公路征迁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高指”)用于修复村道的赔偿款已下拨,但当地政府一直未动工修复,村民们已反映多次无果。 同样,由于湄渝高速贯穿村庄,导致村民生活和生产水渠被毁。村民杨先生告诉记者,原先村民将山上的溪水引到灌溉渠,他们生产生活用水皆来自于此,虽然目前村中已经通上自来水,生活用水得到缓解,但蓄水塘干涸了,下游40多亩农田和果树自然无法得到灌溉。“灌溉渠的赔偿款也已下拨,却不见当地政府动工修复。”杨先生不解。 村民集资修建的进村村道损坏多年未修复 市、区高指:资金预拨款到位 若不足可再申请 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东南网记者联系了莆田市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征迁科庄科长,庄科长也是该公司分管湄渝高速征迁的负责人。庄科长表示,所有涉及萩芦镇的补偿款均已预拨付到位,若还有哪个项目资金不足的,可以提供档案账单找该公司结算。 至于引水渠被损导致没水问题,庄科长说,因修高速公路被破坏了的水渠(包括蓄水塘)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评估过,资金也已全部赔付到位。 对于安置区配套工程问题,庄科长解释称,安置区“三通一平”等配套工程根据市政府文件按标准包干给镇政府,已经预拨资金给涵江区高指,待安置区配套工程建设完毕后,资金将多还少补。 对于村道损坏问题,庄科长表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利用地方道路做临时施工便道,致地方道路损坏的,在高速公路通车后,由各个县区、乡镇组织人员进行评估汇总报到省高指核实后,市高指会将资金下拨给区高指,目前这块赔偿款也已预拨付到位。 “目前上述款项都还在审计阶段,乡镇在各项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若不足,可以凭相关档案账目找涵江区高指,由涵江区高指找我们公司(市高速公路公司)结算。”庄先生表示,该公司也一直在问询涵江区高指,是否还有未结算的项目,如有,应尽快申报结算。待审计结束,就无法结算了。 涵江区高指负责人陈国辉接受东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已陆续下拨1100多万元款项专门用于萩芦镇各个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 陈国辉介绍说,萩芦镇几个安置区的配套设施都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设计,并委托工程单位施工。“要去做(动工),如果经费不够可以再找我们(涵江区高指)下拨资金,但是当地政府都没有去做(动工)。” 湄渝高速公路贯穿林美村 萩芦镇:“没有资金!” 已多次报区高指申请 既然市、区两级高速公路征迁指挥部都已下拨各项资金,为何萩芦镇政府却迟迟未开工建设呢? 对此,萩芦镇谢副镇长接受东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萩芦镇一共有8个安置区,需要一起动工建设,不可能只做林美村的配套设施建设。涵江区高指下拨的1100万元已经用于土地平整、填土、护坡等安置房建设前的工作。安置区的污水收集、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还需要1000万左右资金才能启动。 “对于民生问题,镇、村也很着急,多次打报告向上级部门(涵江区高指)申请资金,且镇政府已将设计图纸、招标文件、预算等相关报告送至涵江区高指申请资金,只要资金到位,便可启动招投标开始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 谢副镇长表示,目前最重要是解决污水乱排放的问题。预计会做个氧化塘,把生活污水尾管接入氧化塘,通过氧化处理成天然无污染的水,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灌溉。 林美村村支书杨国森在回答东南网记者关于水渠及生活用水的问题时表示,杨国森表示,可能由于修建高速公路时影响到地表水流动,连水源都出现无水的情况,因此水渠无水灌溉。而生活用水方面,目前该村正在向市、区自来水公司申请每家都立户通自来水,从而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蓄水塘的赔偿款已经都到村民手上了,但是水渠修复款项未下拨到村。”杨国森说。 萩芦镇政府已经向涵江区高指汇报申请资金建设安置区配套工程,涵江区高指是否有收到?东南网记者再次向涵江区高指负责人陈国辉了解。 对此,陈国辉确认收到萩芦镇政的有关申请资金报告,但未收到相关设计、规划信息。他说,为确保专款专用,会尽快安排专人与萩芦镇政府对接对账。若萩芦镇政府确实将此前下拨资金用于安置区建设,且没有资金启动后续的配套设施建设,涵江区高指会再下拨资金,确保工程能够开工建设。 截止发稿前,记者了解到,林美村安置房配套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东南网将继续关注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