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民生发展 偏远乡村急救不再是奢望
涵江医院医生前往设在白沙镇卫生院的急救点(林亦霞/摄)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7日讯(记者 谢贤伟 通讯员 林亦霞)1月21日上午10点多,莆田市涵江医院骨科大夫李世雄和急诊科护士华丹提上一周的行装,前往白沙镇卫生院,在涵江医院白沙急救点驻点一周。 2011年,涵江医院成为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涵江靠山临海,白沙、大洋、新县、庄边4个乡镇都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最近的白沙离医院都有40多公里。”涵江医院院长林秀云告诉记者。 为缩短山区乡镇群众突发“急危重”疾病的救治时间,当年,涵江医院便在白沙镇卫生院设立了急救点,辐射上述4个乡镇。固定一部急救车,每周派出医生、护士各一名驻点救护,并负责将病人护送至医院作继续治疗。 这一周,是李世雄的第八次驻点。“每次驻点,一天都要出诊1到2次。”李世雄说,“最远的要到庄边镇山溪村,离镇区还有24公里。从村里送病人到医院,一路畅通也要将近2个钟头。” 18日中午12点多,庄边村村民林炳秀的妻子发生自发性脑溢血。拨打120后,林炳秀借车从村里往外赶,驻点急救车加速驶向村里。30多分钟后,林炳秀夫妇上了急救车。虽然妻子目前仍在ICU,但林炳秀仍然很庆幸:“多亏了医生一路上的救护,病情基本控制住了。” 急救不再是奢望。门诊的力量,同样受益于三级网络建设,逐步向基层延伸。 萩芦卫生院门口,挂着一块牌匾——涵江医院驻萩芦卫生院妇产科门诊部。“萩芦镇处在平原向山区的过渡带,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特别是妇产门诊,因为没有人才一直建不起来。”院长刘光耀告诉记者,“现在,涵江医院每周二、四、六派出‘一医两护’来萩芦,开办妇产门诊,去年全年门诊量达到了2100多人次。” 涵江区卫生局局长林思清说,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过程中,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在涵江逐步建立。经过去年12月的首月实践,涵江医院门诊每人次费用下降3.47元,住院每天每人次费用下降1.59元,减负效应初显。眼下,这项制度已经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并向各村卫生所推开。 据省发改委介绍,4年来,争取中央和安排省预算内投资14.8亿元,共支持73所县医院、800多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00多所村卫生室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覆盖率达100%,75%以上的县级综合医院基础设施基本达标,县域人口30万以上的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二甲标准,我省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同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共推进县级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48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有效实施了健康档案、儿童保健、慢性病管理等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妇女“两癌”检查等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 2013-01-23[回放]以立法规范社会急救医疗
- 2013-01-21北京救护车管理办法将实施 每3万人配1辆急救车
- 2013-01-20台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砂石车司机昏迷正在急救中
- 2013-01-19广西籍船只触礁 各方联手急救援
- 2013-01-14急救尘肺病异乡兄弟追踪 爱心接力3天捐款逾3万
- 2013-01-10疑吞咽不慎 89岁阿婆吃年糕噎住急救无效不治
- 2013-01-08演员聂鑫遇车祸昏迷 颈椎严重错位入重症室急救
- 2013-01-07台北市发生摩托车互撞车祸 2重伤送医急救
- 2013-01-03网曝医院床位紧担架成临时床位 急救车难出新任务
- 2013-01-01北京120急救车空车逆行 3人停职当事司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