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区县速递> 涵江区 > 正文

事故肇事方迟迟不付赔偿金 经“评估”要回补偿

pt.fjsen.com 2013-04-02 08:48  蔡学伟 林珊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4月2日讯(记者 蔡学伟 通讯员 林珊) 63岁老汉陈某,去年10月16日中午,驾驶电动车行驶途中,被一辆客车撞倒。所幸伤情并不严重,住院4天后便出了院。可作为肇事方的客车司机林某却迟迟不肯支付相应的赔偿金。一怒之下,老汉一纸诉状将林某告上了法庭。

莆田涵江区法院受理此案后,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调解过程中,陈某提出自己虽然仅4天后就出了院,但随后一直在家养伤,2个多月后,才伤愈康复,因此他认为应该按64天的误工时间计算赔偿金。而林某车辆所属的保险公司却认为,林某在家养伤期间,没有进行“三期”(误工期限、护理期限、营养期限的简称)鉴定,只能按住院的4天时间计算赔偿金。这样一来,陈某所获得的赔偿金就少了60天。

如果陈某要证明其出院后存在持续误工,必须提供相关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而这就需启动司法鉴定程序,那就至少要耗时6个月左右。这对于受害者陈某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法官采用“第三方中立评估”对案件整体赔偿项目及数额进行不权威的中立评估。今年3月16日,经涵江区人民法院交通法庭委托,调解员对本起案件进行评估认为,本案误工时间为34天。经办人遂以该方案为基础向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律及事实的阐释,最终,保险公司认为该方案与鉴定结论可能相差无几,可以接受。就这样,本来可能会耗时半年之久的案件,在半个月内就圆满解决。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