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乞丐歌”几成“绝唱” 保护俚歌刻不容缓

pt.fjsen.com 2013-05-30 09:55   来源:东南网    

抢救和保护俚歌已经刻不容缓

此次扩展的常太俚歌非遗项目,是旧时华亭、常太、白沙、新县及仙游县的钟山、游洋、石苍等山区人民用莆田方言演唱的歌谣。

山里的俚歌还有另外一种用场。在田间生产劳动休息时,山民聚在一起,拉开细长的嗓门唱起《十八相送》或《英台与山伯》等经典俚歌,这边方唱罢,那边便上场,整天的劳累便都抛到九霄云外。然而,随着时代变化,如今年青山民能把握得了俚歌韵律的寥寥无几,能有板有眼地唱俚歌的老人也所剩不多,俚歌逐渐成为山里的“绝唱”。为此,城厢区文化馆把常太俚歌扩展为非遗项目。

今年45岁的傅碧霞是常太俚歌非遗项目传承人,她的太姥姥、外婆、母亲都是俚歌能手。近年来,她一直在搜集俚歌资料,向老人们学习唱俚歌,也组织了莆田十音八乐队及山歌队,在本地及九龙谷风景区表演,深受群众好评。

城厢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太俚歌通过说唱,表现老百姓朴实的生活、道德观念和处世心态,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不可否认,俚歌传统曲目创作于旧社会,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掺杂一些封建腐朽的污垢,应该客观对待。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大部分俚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传承出现断代的局面,俚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和保护,是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