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施助推仙游农业发展 不再“靠天吃饭”
不再“靠天吃饭”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产业,科技含量高,机械设施先进,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少。它利用人工设施,使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同时,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反季节上市,可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除大棚设施外,利用农业机械设备种养的也属设施农业。 仙游县农机总站站长黄祖义说,利农、超大、闽中三家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栽培模式,蔬菜规模化设施栽培1万多亩,建成省级蔬菜数控集约化育苗基地、全省蔬菜无土栽培基地和蔬菜新品种展示基地。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地种植大户相继成立了意达技术开发公司、绿源农业开发公司等设施农业企业,在赖店镇、大济镇等地建了1400多亩蔬菜大棚基地、400多亩葡萄大棚基地;在钟山、游洋等山区乡镇,棚种蘑菇、挖池养鳗、围圈养猪的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正从蔬菜向食用菌、茶果、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领域拓展。 目前,仙游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其中蔬菜2.1万亩,食用菌1万亩,茶果3.2万亩;拥有设施鳗鱼养殖场20多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场60多个。农机服务业也应运而生,全县现有6家农机合作社、十几支农机专业服务队。 看得见的效益 李大婶说,以前自己种田,每亩年纯收入不超过500元,将田租给利农后,每亩每年收租七担谷,约900元左右;而且,年轻人可以安心在外工作,老人、妇女到基地做钟点工,月工资平均1800元,勤快点的可以挣2000多元。 “利农的效益看得见。”严生仁说,“比如上海青,一般从播种到收成约需60天左右,但利农采用移栽定植及占播模式只需28天左右,一年可种植10次左右,亩产值达6万元以上。” “像利农,产值是传统农业的20倍以上,而且节肥节水。”黄祖义说,利农、超大、闽中三家公司去年就引进了蔬菜新品种200多个,生产优质蔬菜苗木1.1亿多株,销往莆田、福州、泉州等地。 仙游优先考虑设施农业基地的田、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基地从事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给予减免税优惠;县财政将农机购置补贴的35%,用于扶持设施农业,涉农部门在技术指导、项目申报、品牌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帮扶。 按仙游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设施农业面积将达10万亩,设施农业产值突破40亿元。 |
- 2013-07-02靠游山玩水能发财?仙游男子寺庙踩点盗香火钱
- 2013-07-01仙游379万元打造助残工程 关怀弱势群体
- 2013-07-01仙游盗贼一天连盗摩托车40多部 终被警方抓获
- 2013-06-29仙游县:保护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 2013-06-28首届中国(仙游)红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行
- 2013-06-28仙游县从源头抓起 有效遏制“两非”案件发生
- 2013-06-28为圆医学梦 仙游“最小考生”复读再考高分
- 2013-06-27仙游师范学校用餐只限食堂 学生称最后吃不到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