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府掌舵企业划桨 激活养老一池春水
为打破养老院面临的尴尬局面,我省率先探索“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等新模式,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亮点 政府掌舵企业划桨,激活养老一池春水 东南网8月2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余新仁) 优美的湖畔风光,配备电梯、监控、呼叫对讲系统……自从住进晋江市龙湖镇养老院,年过七旬的施美英老人的夕阳生活就多了一抹亮色。“这里的护理人员非常专业,比家人照顾还要好。”老人说,由于半身不遂需卧床护理,护理人员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给她翻身拍背,还经常把她抱到轮椅上推出去看风景。 护理中风病人要把护理床摇到45度角倾斜、沿着嘴角喂饭、翻身要分左右平三种方式……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乡镇养老院,龙湖养老院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引进台湾优质养老企业 ——行义老人养护连锁机构专业经验,所有护理人员全由具备20多年护理经验的台湾老师亲自授课,实行人性化专业护理。开业一年来,吸引了周边多个乡镇及附近石狮、泉州等地100多名老人入住。 “公建民营”破解困局 过去,民办养老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稳定的场所。由于没有长期、固定的场所,一些民办养老院甚至被迫关门。而“公建民营”模式,有效破解了“公办不活、民办不稳”的困局,因而比“公建公营”和“民建民营”模式更有优势。比如,平和在县社会福利中心经营不善的时候,委托专业企业经营,确保了养老院长效运行。 “政府搭好戏台,让民间机构来唱戏。”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负责建设养老院,再引入新鲜血液,借助民间机构的专业团队和管理技术,通过社会化运作、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政 府、社会、老人等多方共赢,“在合作中,政府扮演掌舵者的角色,负责公共服务的规划和监督;民间运营方是划桨者,主要输送服务”。 “医养结合”创新思路 引入专业的医疗机构,推行“养老院+医院”的“养医结合”新模式,保证老人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近年来,这种既养老又治病的新模式深受我省老人欢迎,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开始和医院展开深度对接合作,实现从医院康复到入住养老院,或养老院转移重病患者入医院的无缝对接。“‘医养结合’,既减轻了医院病床压力,又增加了养老院入住率,广受老人欢迎,值得推广。”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病不出养老院,大病马上送医院,在养老院可刷医保卡……记者在“公建民营”的养老院——永安国德老年公寓了解到,由于采用医养一体化经营方式,2010年,国德老年公寓与国德医院同时投用。“上次突发急病,几分钟就送往隔壁医院抢救,捡回一条命。”说起“医养结合”好处,年近90岁的张毓澄老人赞不绝口。如今,这家养老院的老人入住率已超过100%,还有不少老人排队等待入住。 今年“6·18”期间,福州马尾区的“公建民营”养老院——文澳老年公寓与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成功签约,将合作筹建康复护养医院。根据合同,医院的出院病人可转移到养老院进行专业康复治疗,院方提供医护人员,养老院提供场地和管理服务。“有了医院做后盾,养老院医护人员数量将增加3倍以上,很多老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赶紧来占床位了。”养老院负责人高兴地说。 “‘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打破过去包办包管、高耗低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厦门、漳州的试点摸索,到永安、邵武的发展成熟,近五年来,我省率先在全国积极推广这两大新模式,受到民政部肯定。据了解,我省现有公办养老院(社会福利中心)31所,在建35所,其中16所已实现“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覆盖省、市、县(区)及乡镇各级,平均入住率超过65%,其中德化、永安、邵武入住率均超过95%。 □记者手记 解决“老”问题需要新思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面对“银发浪潮”来袭,究竟该如何作为?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破解“养老难”是个系统工程,“公建民营”“医养结合”两种新模式,就是我省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用新思路来解决“老”问题的有益探索。此外,“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以房养老”“以老养老”“慈善养老”……各地也探索、尝试出一些新型养老模式。只要政府更多倾听群众呼声,充分解放思想,调动社会力量,“夕阳红”事业才能打造成“朝阳产业”,百姓安心养老才不遥远。 |
- 2013-07-09记者调查福建养老院:民办养老院遭遇“成长的烦恼”
- 2013-07-09记者调查:福建民办养老院遭遇"成长的烦恼"
- 2013-07-09记者调查福建养老院:民办养老院遭遇“成长的烦恼”
- 2013-06-07探访福建首家田园式养老院:"世外桃源"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