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10月才入秋一年中最好时光—金秋到来了?

pt.fjsen.com 2013-09-05 09:18   来源:东南网    

温差增大 注意保健

本报讯 夏秋季节交替,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逐渐增大等原因,部分疾病多发,市民应注意应季保健,防患于未然。

顺应季节自然特性,秋季保健要从起居、精神、饮食等方面留心注意。《四气调神大论篇 第二》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告诫人们秋天应早睡早起,情志安定平静,注重保肺。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许凯声说,要保持身体健康首先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其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饮食上,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可食用苦瓜等当季的果蔬。在衣着上,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衣服的增减。由夏到秋,气温下降,经常待在室内的白领可多出门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人体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中医养生不可盲目,要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

秋季雨水较少,容易出现“秋燥”。营养师林海燕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可适当地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荸荠、百合、银耳等。同时,不少人会觉得“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并且保持充足的睡眠。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郭晶晶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