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公共场所洗手液成“毒液” 或越洗越脏
仅三成多居民会规范洗手,95%的人如厕后洗手时间不够 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10月15日公布了今年对全市15个区、县(市)的3337名城乡居民进行的手卫生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居民规范洗手率仅为35.8%。 调查显示,该市城市居民规范洗手率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城市居民为41.5%,农村居民为27.1%;城市社区居民规范洗手率最高,为48.1%,农村学生规范洗手率最低,仅为20%。有62.9%~81.2%的居民认识到洗手可以预防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性腹泻、沙眼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皮肤感染等疾病,但对可预防其他各相关疾病的认识却仅为35.1%。这表明居民还没有全面了解手部卫生的作用。 而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95%的人在如厕后洗手时间不够,无法杀灭手部有害细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动员学生在酒吧、餐馆和其他公共场所卫生间内暗中收集数据,共计观察3749人如厕后的洗手表现。统计结果显示,每10人中,1人会跳过如厕后洗手环节,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不使用肥皂。统计数据显示,人们如厕后平均洗手时间为6秒,仅仅5%的人洗满15秒或以上。另外,男性对手部卫生的关注度远低于女性。15%的男性直接跳过洗手环节,只有一半使用肥皂;而78%的女性使用肥皂,7%的女性不洗手。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洗手,虽然是日常小事,但不洗手或不能正确洗手,却关乎健康大事;事实上 “正确洗手”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他号召大家把每一天都当做洗手日,做到全家总动员,正确洗手,同享健康。 部分公共场所洗手液成“毒液”,细菌超标600倍可引发败血症 洗手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清洁用品,许多公共场所都会免费提供洗手液,但最近网传这些免费的洗手液不卫生,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近日曝光称,首都国际机场提供的洗手液细菌超标达600倍。 部分场所洗手液细菌超标600倍。央视记者去公共场所进行取样,在北京东直门的来福士商场,他们发现,洗手液已经超过了保质期两年之久。另外,又去了东方银座商场、西单肯德基餐厅、东来顺王府井店、全聚德王府井店、青年路眉州东坡酒楼等,对洗手液用无菌袋进行取样,一起送到中国检科院综合检验中心进行检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对于洗手液的规定,洗手液的菌落总数应小于1000个每克。检验报告显示,西单肯德基餐厅、全聚德王府井店以及东来顺王府井店的洗手液细菌数量为每克小于10个,卫生状况良好。东方银座商场为每克1000个,勉强符合国家标准。过期超两年的东直门来福士商场洗手液细菌数量为每克1300,是国家标准的1.3倍,北京市青年路眉州东坡酒楼里的洗手液细菌数量为每克1900个,是国家标准的1.9倍。随后,记者对几家五星级酒店和影城的洗手液进行取样,发现洗手液细菌数量为每克小于10个。 央视财经记者还去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那里的洗手液挤出来的是白色泡沫状,与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经检测,首都国际机场的细菌数量为每克60万个,是国家标准的600倍。 手上有溃破可引发败血症。对于这样的检测结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主任技师李涛说,“用这样的洗手液洗手,会给很多致病性的细菌再次传播污染的机会。”而超标600倍是什么概念?李涛表示,“如果用这么脏的洗手液洗手,轻的话会对手上的创面产生化脓感染,如果细菌更多,手上创面更大,它会直接进入血液,尤其是绿脓菌和金葡菌要是进入血液的话,会产生败血症、菌血症、菌毒血症等,厉害的话还能引起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张晓艳副主任医师提醒,如果洗手液总是兑水,而自来水不是无菌水,这样,洗手液里细菌也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