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消费维权 > 正文

央视曝光黑心美白针 注射后致肾功能损伤

pt.fjsen.com 2013-12-02 14:54   来源:央视    

【正文】

众所周知,任何药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化学反应的可能,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配伍禁忌。因此,在医学上,任何两种药品同时使用时都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可在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院里,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美容师将多种药物混合,进行静脉注射,给爱美者带来的将是极大的健康威胁。

【同期】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志军

任何两种包括两种以上的药物的配伍,在药理学和药典里是有明确规定的,本来就没有美白针这么一个合剂,本来没有这么一个东西,也就说没有经过科学实验,然后它又把刚才您说的这些药把它配在一起,甚至中药和西药又配在了一起,我认为这是笑话,因此它们产生的一些后果是不得而知的。

【正文】

美白针不光在注射过程中可能因为存在配伍禁忌给爱美者带来健康隐患,对一些机构为了追求美白效果,私自加大用药剂量的行为,业内专家也是忧心忡忡。

【同期】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北京分会委员 刘桐

像(美白针剂里的)维生素C,它是一个抗坏血酸的一个对人体维生素补充非常好的药。但是这个药呢通常我们是要有一定剂量的,我们通常的使用(量),比如说一次有2克可能就差不多了,但是可能在这(美白针套装)里边呢,据听说可能要用上5克、6克,或者7克、8克,如果说我们没有理论研究 没有临床实验,没有大量资料,没有专门部门批准,那我们也是不应该使用的。

【正文】

业内专家还指出,一些美容院为了突出自家的美白针疗效突出,还有可能在配方中加入违禁成分,造成暂时效果明显的假象,实际给爱美者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同期】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分会委员 孙林潮

它们为了增强疗效,跟其他单位要造成不一样,说它这是独家所有,所以往里面加一些不明成分的一些东西,比方说大剂量的激素,比方说一些铅啊、汞啊,这些产品都加进去,有可能暂时的效果会不错,但是长期应用的话,对人体会造成一个不可估量的危害性。

【正文】

事实上,人体的肤色的黑与白,并不可能由外界因素短时期内进行改变,因此, 专家指出:所谓美白针的概念,实际只是一个商业噱头。

【同期】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分会委员 孙林潮

真正要美白的话,我觉得是一方面要基因控制,另外一方面后天需要长期的比方说补水、保湿、防晒,这样去做才能让皮肤保持在一个比较白的状态,而不能指望打几针美白针就彻底改变,我觉得不现实。

【正文】

记者调查发现:几种常见的针剂,被经销者拿来装进精美的组合包装后,就被包装成了神奇的美白针剂。这些美白针剂,被赋予迅速美白的奇效后,身价暴涨几十倍,以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价格在不具备资质的美容院和整形机构被注射进爱美者体内。而在这一过程中,随意增减的药物配方、药物间相互配伍禁忌、以及违规超量使用带来的伤害,将成为爱美者永远的伤痛。针对目前这种现状,业内专家指出,要扭转这种混乱局面,需要多管齐下,分而治之。

【同期】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志军

一方面就是监管,监管要严格,这种严格我认为取决于这个长久的,长期的制度,用制度去保证,那么另外一层面呢,我认为就是自律性,从业人员的自律性教育,应该说显得更重要,这方面的任务应该更重。

责任编辑:林静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