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监察思想与实践
蔡襄是我国北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长期担任中央监察御史和其他官职,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监察思想,有丰富生动的监察实践。探讨蔡襄的监察思想及其实践,无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对蔡襄本人的研究。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主要由谏官的谏诤制度和御史的纠弹制度两部分组成。谏是规劝,诤是直言,谏诤是指对君王或上司提出规劝性的言论。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蔡襄向宋仁宗上了《言增置谏官书》,系统地提出自己关于谏诤监察的一系列主张。 蔡襄指出,朝廷任用王素、余靖、欧阳修等人为谏官,朝政出现了言路渐开的新气象,这是值得庆贺的事。但是,正直的人任谏官能否长久,皇帝能否始终如一地听取谏言,却又是很值得认真思考的大事。蔡襄指出:"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这确是说到言谏制度的根本上。皇帝任用谏官不难,难的是听取谏言;听取谏言或许还不难,最难的是采纳谏言。 从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来看,皇帝应该有听取谏诤、采纳不同意见的胸怀和雅量,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中国历来也有沿革清晰、延续不断的谏诤职官和制度,中国历代封建帝王没有一个敢于宣布谏诤是坏事,也没有一个敢于正式废除谏官和谏官制度。对于这些,蔡襄是十分清楚的。然而,蔡襄看到的不仅是任命谏官和倾听谏言,而是主张皇帝要采纳谏言,只有真正采纳谏言,谏官才不会形同虚设,听谏也才不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可见,蔡襄的监察思想是主张既要任用谏官,又要倾听谏言,更重要的是采纳谏言,落实谏言。 鉴于谏官所处的特殊位置和职权,容易触忤权臣以及既得利益者集团,招致邪人的攻击和非难,蔡襄事先对皇帝作了忠告,将邪人攻击谏官的三种罪名一一列出,并进行深刻剖析:"一日'好名'。夫忠臣务尽其心,事有必须切直者则极论之,岂顾名哉?若避好名之毁,而无所陈施,则土木其人皆可备数,何烦陛下选拣如此之至?况名者,圣人以之励世俗、分善恶,岂可废乎?……二日'好进'。前古谏臣之难者,每遭昏世,上犯严威,旁触势要,鼎镬居侧,斧踬在前,死且不瞬,安得好进乎?盖近来谏官进用太速,故世人咸以谓之好进。今谏官有尽忠补阙之效,陛下但久任勿迁,使其人果忠且义,虽死于是官,亦无恨矣。三日'彰君过'。凡谏诤之臣,盖以司乎过举也,缓则密疏,急则昌言,期于必正。若人主从而行之,适以彰乎纳谏之美,安得谓之彰过乎?"蔡襄的这番论述,批驳了强加在谏官身上的好名、好进、彰君过的三大罪名,鼓励谏官直言无隐。当然,对于一些谏官的投机取巧、不知廉耻、不敢进言等错误,蔡襄也进行了批判。并且建议皇帝"擢官必自主之",选拔忠于朝廷、敢于直谏的人担任谏官,以使谏官真正履行其谏诤的职责。蔡襄在另一篇关于谏诤的文章《明谏》以及其他论著中也提出了相类似的主张。 |